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杨红樱《笑猫日记》中的修辞特色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22:17

  本文关键词:杨红樱《笑猫日记》中的修辞特色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笑猫日记》 杨红樱 童话 修辞


【摘要】:杨红樱是中国当代著名童书作家,她的儿童文学作品颇受儿童读者及其家长的喜爱,《女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等系列作品屡创销量神话,在出版界掀起一股“杨红樱现象”的大潮。但当前对杨红樱童话作品的研究数量较少且视野不够宽泛,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探讨更是少之又少。《笑猫日记》系列童话是杨红樱的代表性童话作品,截至2014年5月已出版19本。其中运用大量修辞方法,体现出作家独特的语言风格。论文以此为基础语料,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语料整理,主要采用分类比较法,通过对《笑猫日记》中的修辞现象和语言变体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出杨红樱童话创作中惯用的修辞方法和特点。结合《笑猫日记》中的实际例子,具体探究杨红樱创作中对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在此之上,论文试图从修辞学的角度揭示“杨红樱现象”产生的成因,为其他作家的童话创作提供一点启发。《笑猫日记》系列童话在语言修辞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反映出杨红樱鲜明的个人特色,即“孩子味儿”的幽默语言风格。杨红樱在《笑猫日记》系列童话的创作中,综合运用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格等多种修辞方式,互相联系,彼此呼应,使语言生动有趣,具有极高的表现力。论文即是从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句式修辞以及修辞格的运用四方面,结合书中具体例子,较为细致地梳理了杨红樱在《笑猫日记》中采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从语音上看,《笑猫日记》利用了叠音、拟声、押韵等多种语音手段进行修辞,塑造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从词汇上看,《笑猫日记》注重言简义丰,尽量用有限少的字词、通过巧妙地组合来组织语言,且善用成语和四字格词语,又为童话添加了文采。从句式上看,《笑猫日记》的语法使用规范,较多选用简洁明快的短句,并采纳多种语气的句子进行表达,很好地展现了人物情感态度和性格,语言也显得十分俏皮灵动。从修辞格上看,《笑猫日记》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引用、仿造、设问、反问、反复、借代、顶针等多种修辞格来进行语言修辞,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语言表达效果。
【关键词】:《笑猫日记》 杨红樱 童话 修辞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杨红樱简介9
  • 1.1.2 《笑猫日记》简介9-10
  • 1.1.3 童话与修辞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2.1 学术界对杨红樱作品的研究10-11
  • 1.2.2 学术界对童话作品修辞问题的研究11-12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13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便于“耳读”的童话语音选择13-20
  • 2.1 多用叠音,增强语言音乐美感13-17
  • 2.1.1 修饰描绘的AA型叠音14-15
  • 2.1.2 突出强调的AABB型叠音15-16
  • 2.1.3 摹景状物的ABB型叠音16-17
  • 2.2 巧用拟声,化生为熟活泼传神17-18
  • 2.3 注重押韵,朗朗上口音韵和谐18-20
  • 第三章 新颖形象的童话词汇运用20-27
  • 3.1 选择恰当词语,精准传达语义20-21
  • 3.2 合理搭配词语,强化语言表现21-23
  • 3.2.1 用好同义异形词,丰富语言变化21-22
  • 3.2.2 利用词语的反义关系,突出语言重点22-23
  • 3.2.3 通过词语表示递进关系,彰显语言逻辑23
  • 3.3 活用成语和四字格形式,提升语言新颖性23-25
  • 3.3.1 成语和四字格形式的常规使用24
  • 3.3.2 成语和四字格形式的仿造24-25
  • 3.4 引用流行语,提升语言时代性25-27
  • 第四章 贴合童话语境与儿童认知情境的句式安排27-32
  • 4.1 综合运用长句和短句,贴合不同语境27-29
  • 4.2 准确选择句子的语气,表现不同情感29-32
  • 第五章 凸显“孩子味儿”的修辞格32-49
  • 5.1 揭示性格特征的拟人修辞格32-34
  • 5.2 展现景物变化的比喻修辞格34-36
  • 5.3 强调情感语气的反复修辞格36-38
  • 5.3.1 词的反复36-37
  • 5.3.2 句的反复37-38
  • 5.4 增添诙谐幽默的夸张修辞格38-40
  • 5.5 丰富语言内容的引用修辞格40-42
  • 5.5.1 解释说明40-41
  • 5.5.2 烘托渲染41
  • 5.5.3 传达道理41-42
  • 5.5.4 普及知识42
  • 5.6 传递新鲜生动的仿造修辞格42-44
  • 5.6.1 仿词42-43
  • 5.6.2 仿句43-44
  • 5.7 加强语言气势的排比修辞格44-45
  • 5.8 造成起伏变化的设问修辞格45-46
  • 5.9 强化中心意图的反问修辞格46
  • 5.10 其他46-49
  • 5.10.1 环环相扣的顶针修辞格46-47
  • 5.10.2 形象鲜明的借代修辞格47
  • 5.10.3 激发联想的类比修辞格47-49
  • 第六章 出版界的“杨红樱现象”49-52
  • 6.1“孩子味儿”的语言和形象49-50
  • 6.2 融入对教育问题的思考50-52
  • 第七章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7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伟;;杨红樱畅销之真实原因[J];出版参考;2008年30期

2 ;杨红樱新作关注灾难[J];出版参考;2009年01期

3 贺贵成;;杨红樱与她的儿童文学世界[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9年04期

4 钟楚;;杨红樱推出“笑猫日记”新作[J];中国出版;2009年05期

5 张永军;;对“杨红樱现象”或“反思童书评价体系”的再反思[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1期

6 徐迪南;;生命,在为孩子们的写作中盛开——一位编辑眼中的杨红樱[J];出版参考;2010年Z1期

7 赵苗;;浅析杨红樱作品中的成人形象[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8 乔世华;;杨红樱童书:一个有意味的话题[J];文化学刊;2013年06期

9 ;杨红樱新作——《笑猫日记》[J];小星星;2006年10期

10 ;杨红樱和女儿的故事[J];小星星;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蓉梅;杨宏敏;;成长小说的另类叙事——论杨红樱的顽童成长小说[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孙欢;;《淘气包马小跳》是怎样“名利双收”的[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庄建;杨红樱:三千万儿童的选择[N];光明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香;杨红樱:童心无国界[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颖;杨红樱:关注“马小跳” 关注孩子[N];天津日报;2011年

4 商报记者 徐楠 张晓东;杨红樱:出版社为啥给我天价支票[N];北京商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何瑞涓;杨红樱:盗版、伪书伤害了谁?[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金石开;杨红樱: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美丽故事发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杨咏梅;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张蓓;杨红樱:喜欢人家叫“童书作家”[N];四川日报;2004年

9 ;“马小跳现象”与“杨红樱效应”[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10 安武林(书评人);是孩子发现了杨红樱[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淑怡;杨红樱作品的选题策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晴;“杨红樱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高琳琳;论杨红樱校园小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朴颖俊;关于《神秘的女老师》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D];延边大学;2016年

5 陈阳;杨红樱《笑猫日记》中的修辞特色探究[D];天津大学;2015年

6 常琳;“杨红樱现象”的多维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曼榕;“杨红樱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红卿;大众传媒视阈中杨红樱儿童文学创作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9 张彦;论杨红樱的“儿童世界”[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10 曾辉;回归童年 温暖童心[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7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67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e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