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白”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04 00:22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白”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摘要】:中国是最早开始语法化研究的国家。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语法化被称为“实词虚化”,直到20世纪初,法国语言学家梅耶才首次使用了“语法化”(Gramaticalization)一词。汉语中的副词大部分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副词“白”也不例外。作为现代汉语常用词,“白”不仅可以作为构造新词的语素,还可以作形容词、动词、名词以及副词使用,因此关于“白”的研究长期以来从未间断,且主要分共时和历时两个研究角度。共时研究主要有颜色词“白”的研究、“白”的相关构式研究及构式合理性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历时研究主要为“白”语法化、语义词性变化等研究。本文以“白”的历时语法化为研究视角,在分析语料库的基础上,探讨“白”如何由颜色实义词逐步产生副词“白”用法的虚化过程,并对促使其语法化过程开始的动因及表现机制进行探讨。本文以北京大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通过对语料的归纳、整理和分析,梳理了“白”从产生发展到高度虚化,最后稳定下来的整个历时语法化过程,并发现在“白”的历时语法化过程中,以隐喻和转喻为主的认知发展是推动“白”语法化的先导动因,句法位置的改变是其在语法化初期最明显的表现机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本文的选题来源、研究意义、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从关于“语法化”研究及“白”的相关研究两方面内容,对文章涉及的概念、理论等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能够更加快速深刻地理解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三部分为“白”的历时语法化研究,根据对语料库的分析总结,本文分周朝、春秋战国、两汉、六朝及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现代八个阶段,对“白”从产生语料记载之初到语法化历程的开始、巅峰、稳定的整个过程加以梳理研究。第四部分,对“白”语法化产生的动因及机制进行探讨,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语法化历程。第五部分,总结本文研究成果,指出创新之处及研究不足。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白”以及汉语的历时语法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白 语法化 动因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引言11-14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14-26
- 第一节 语法化概述14-22
- 一、什么是语法化15-17
- 二、语法化的研究内容17-20
- 三、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20-22
- 第二节 “白”的研究22-26
- 一、“白”的历时研究22-23
- 二、“白”的共时研究23-26
- 第三章 “白”的历时语法化过程26-55
- 第一节 “白”的历时语法化26-52
- 一、周朝27
- 二、春秋战国时期27-34
- 三、两汉时期34-37
- 四、六朝及隋唐五代37-40
- 五、宋元时期40-43
- 六、明清时期43-51
- 七、民国时期51
- 八、现代51-52
- 第二节 “白”的历时语法化过程总结52-55
- 一、词义52-53
- 二、词性53-55
- 第四章 “白”的语法化动因和机制55-65
- 第一节 “白”语法化的动因55-60
- 一、语言动因55-57
- 二、语言外部动因57-58
- 三、认知动因58-60
- 第二节 “白”语法化的机制60-65
- 一、句法结构60-62
- 二、分界改变62-65
- 第五章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2
- 致谢72-73
- 附件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李百玲;;“不V白不V”的构式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5期
3 王超;;关于CCL和COCA在线语料库使用方法的研究[J];才智;2014年28期
4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白”、“白白”[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肖金香;;副词“白”的语法化及动因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潘峰;释“白”[J];汉字文化;2004年04期
7 曹爽;;语法化理论与近年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8 张谊生;近代汉语情态化副词“白”再议——兼论副词“白”的虚化方式和内部差异及联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谷峰;;西方语法化理论概览(上)[J];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01期
10 吴福祥;;南方民族语言“得”义语素多功能模式的来源[J];励耘学刊(语言卷);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燕;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补位“一下”的语法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锦昕;“白X”及其相关构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睿;时间副词“老”的语法化过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67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6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