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内有外无的世界
发布时间:2017-10-06 10:20
本文关键词:“囿”-内有外无的世界
【摘要】:“囿”不仅是代表一个文字,也代表一种人性。我们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的底线,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这些我想统称为我们的边界,而边界之外的则是我们的欲望。我们为自己定下条条框框来束缚我们的本性,而自由从来也不是一个被围成的正方形,所以矛盾也就产生了。这种人性是我们与生具来的自我保护意识。然而我们想要进步想要超越自身,挡在面前最大的困难,不是外在的恶劣环境反而是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我们对固有世界的认知,往往束缚着我们自身的发展,然而探索就好像在黑夜里赶路,无形的压力让我们陡增疲惫,想要突破,就必须改变思想,依靠勇气去踏过“内有”的城墙走向“外无”的领域。“囿”字出现的意义,不在于束缚,而是在于如何摆脱束缚。
【关键词】:边界 束缚 突破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1
- 一、选题的背景9-10
- 二、文献综述10
- 三、选题的意义10-11
- 第二章 "囿”的形意与人之间的联系11-20
- 第一节 文字的演变发展与进化论11-13
- 第二节 “口”与“有”13-19
- 一、“囿”的名词与动词13-14
- 二、简体“囿”之形14-15
- 三、象形“囿”之形15-19
- (一) 、“囿”=“口”+“十”+四个“木”16
- (二) 、“囿”=“田”+四个“木”16-18
- (三) 、“囿”=“困”*418-19
- 第三节 内有外无的世界19-20
- 第三章 “囿”与作品20-22
- 第一节 “囿”与“晓梦”20
- 第二节 “囿”与“白夜”20-21
- 第三节 “囿”与“闻风”21-22
- 结论22-23
- 插图23-27
- 参考文献27-28
- 致谢2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宝林;梁松;郑一瑛;王亚男;;“侯生摄敝衣冠”新解[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年12期
2 靳铮;;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体系初探[J];新课程(下);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建峰;战国玺印文字构形分域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李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海东;智能造字输入系统的优化与完善[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牛会平;《说文解字注》肉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刘阳;《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汉字表)》中独体字文化信息考察[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2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8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