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东北流人对东北方言特征形成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论清代东北流人对东北方言特征形成的影响
【摘要】:清代,因罪发配东北的"流人"以其富有文化而在苦寒苍凉之地独领风骚,他们对汉语东北方言特征的形成、发展、传播等,影响巨大,以至于迄今的东北方言仍然有他们的影子。他们人数众多,经意或不经意间,推广了东北方言;他们的言语实践和文学创作,成为当地人学习与仿效的对象;他们授业传播汉文化,引领语言文化潮流,是创造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的功臣。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流人 东北方言 汉文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YY06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YJA740137) 吉林省语言文字应用“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吉语科合字[2011]第53号)
【分类号】:K249;H17
【正文快照】: 古代东北寒冷而荒凉,汉魏时即有“流人”被放逐至此。辽、金、元、明流人遣戍东北,有惩罚兼守边两种作用,因此人数大增。而清朝是遣发流人至东北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遣至地域最广的一个王朝。由于清代刑苛罚重,盛行“缘坐”法,一人犯法,往往连累亲族甚至邻里;清初、中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交军;;王梵志《吾富有钱时》诗“貌哨”一词义正[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陈春霞,东青;清初宁古塔流人对渤海上京城遗址的调查与著录[J];北方文物;1995年04期
3 郝素娟;;清代东北流人生存状态探析[J];北方文物;2011年04期
4 方路平;;罗山方言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读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5 贾小壮;;从清代东北流人诗看东北流人的社会生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汪银峰;;四百年来河北内丘地区的声母演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曹祝兵;;试析《词林韵释》中全浊声母清音化情况[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黄交军;任连明;丁红杰;;敦煌文献词语“貌哨”诂诠[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胡淑娟;唐任安;沈月梅;;清初流人对东北教育的贡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张伟芳;;常州方言匣母的读音类型与历史演变[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心;;《风俗通》中的通假问题——兼论网络语音同音近之通用[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韩夏;李龙;潘悟云;;计算机田野调查及处理系统[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顺美;《老乞大》《朴通事》常用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贾璐;朱熹训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徐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邸宏香;《辨音纂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文;《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多音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郝新泽;《同音字辨》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建娘;王植《韵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一鸣;《字学指南》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R墇N;清汪p堋秺i楙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燕霞;试论高本汉《汉文典》的上古声母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威;一、二、三、四等的来源、特点与演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晓娟;临沂方言零声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君翘;张行孚说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欧阳国亮;湖南桂阳流峰土话语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志平,李雪;东北方言词语拾零(之三)[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今福;东北方言的特殊读音[J];农村天地;2004年05期
3 刘颖 ,吴勇;黑吉辽是一家[J];北方音乐;2005年05期
4 曹莉萍;浅析满语对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今福;从东北方言中寻找被废止的满语[J];农村天地;2004年03期
6 周殿龙;;东北方言词音义数例[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1期
7 ;我得瑟,我快乐[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0年06期
8 徐吉润 ,张岐山;浅说东北方言中数词的妙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9 刘新友;东北方言中一类形容词的构成及特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10 蒋理;汉语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影响[J];满语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太;;东北民俗文化的喜剧精神[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2 张希玲;;东北二人转原生态艺术特征——野性探析[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颖鑫;关注东北方言[N];吉林日报;2005年
2 于宏;东北方言在娱乐中的语用功效[N];吉林日报;2010年
3 冯常荣;东北方言的形象性解读[N];吉林日报;2010年
4 赵世斌;丰富有趣的东北方言[N];吉林农村报;2005年
5 吕占斌;纯朴民风孕育东北方言小品[N];黑龙江日报;2007年
6 吕占斌;纯朴民风孕育东北方言小品[N];黑龙江日报;2007年
7 祁山石 赵继东;方言可用不可滥[N];兰州日报;2006年
8 林子;刘老根东北方言“听蒙”东北人[N];中国商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李江;晋方言:正在消失的“活化石”[N];发展导报;2006年
10 白瀛 斯晓雪;方言电影:“疯狂”成长的背后[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玉函;朝洰後期o"姙教科f鴬炑匝芯縖D];浙江大学;2013年
2 邹德文;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屈菲;东北喜剧小品及其文化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衍婷;东北方言在民间艺术文化中的价值体现[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2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方惠;东北方言惯用语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怀波;东北方言幽默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5 李德熙;韩国语东北方言的“(?)”(-g-)间辅音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李琳;从关东文化的角度探讨东北方言的特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曹曼莉;东北方言中程度词“老”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乔倩;东北方言词“嗯哪”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羽;东北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的影响[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10 高杨;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982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8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