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化运动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困境
本文关键词:汉语拼音化运动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困境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拼音化运动 汉字 语素文字 同音语素 《汉语拼音方案》
【摘要】:拼音化运动是以创制拼音文字满足普及教育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取代汉字记录汉语为最终目标的拼音文字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拼音化运动长期与政治运动、思想论争相关联,对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与汉语的适切关系缺乏冷静、充分的学理思考。汉字是语素文字,汉字便于区分同音语素,与汉语词汇字族化、词义表面化的特点比较契合。《汉语拼音方案》不能很好地区分同音语素,无法承担取代汉字记录汉语的重任。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汉语拼音化运动 汉字 语素文字 同音语素 《汉语拼音方案》
【分类号】:H125.2
【正文快照】: 一、引言1892年卢戆章提出的“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正式拉开了清末切音字运动的序幕,也拉开了持续百年的汉语拼音化运动。虽然目前学界通常认为“拼音化”有广义、狭义之分①并极力澄清“拼音化不是为了废除汉字及汉字承载的文化”[1],但是,从思想根源以及理论主张来看,汉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作艳;;字族化与汉语未登录词的自动提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李开拓;丁爱恒;;拼音化与语文现代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如龙;;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4 苑春法;黄昌宁;;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2期
5 陈宏;;汉语拼音方案中o的拼合与音值[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6期
6 沈孟璎;关于新词语词义表面化倾向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04期
7 何丹;人类文字演化阶段和演化规律新论[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8 李小凡;;汉语拼音隔音、标调新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作艳;;字族化与汉语未登录词的自动提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李开拓;丁爱恒;;拼音化与语文现代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伍铁平;;不许肆意攻击《汉语拼音方案》——批评《汉字文化》2008年第1期的某些错误言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李国英;周晓文;;汉字字频统计方法的改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曹德和;;里程碑·指南针·新台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读心得和延伸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赵黎明;;工具主义·进化主义·世界主义——论晚清至五四语文运动的现代性动力[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付岳梅;刘强;应世潮;;语素的语法类别与构词能力辨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魏际兰;冉育彭;;浅谈周有光的大语文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1期
9 李万福;李蕾;;文字性质系统论雏想[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10 李宇明;切音字的内涵与外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尔铭;黄明喜;;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郭恒勋;;国际音标与普通话“汉字音标”[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春华;;新词语构造的合作机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钮葆;;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中不可以把“普通话”改称“国语”[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5 李开拓;;拼音化——中国语文现代化的长征路[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6 李云云;;网络汉字词“旧词赋新义”现象初探[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嘉伟;亢世勇;;新词语研究的现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惠;冯敏萱;;隐喻化新词的考察[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殷平善;;中医药专业语文素质的培育及医古文多媒体教学[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3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武春野;“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6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张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博;现代汉语新词语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茜;现代汉语人体词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超;清末文字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伟伟;对外汉语教材语素选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谭远超;汉英成语比较及其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珊珊;现代汉语“客”词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宾交娟;建国后上海市推广普通话情况的考察(1950-198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曾李;“本X”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斐斐;语言能力的三大模块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杰一;“A+V”双音复合词语义组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有光;;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要放眼世界[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苏培成;;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百年历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陈永舜;;拼音化方向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王开扬;;中国语文现代化理论再认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韦俊谋;对将“喔”统读为wo的反思及建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施春宏;说“界”和“坛”[J];汉语学习;2002年01期
7 鲁川;汉语的根字和字族——面向知识处理的汉语基因工程[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8 陈保亚;再论平行周遍原则和不规则字组的判定[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9 石锋;;普通话元音的再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4期
10 王理嘉;;《汉语拼音方案》与世界汉语语音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乃书,张雅静;《汉语拼音方案》标调方法应当修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田文;文字如何推移?——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行三十周年[J];咸宁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3 库都来提·库尔班;;漫谈汉字与语素[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魏元石;《汉语拼音方案》的定位和汉语拼音教学[J];语文建设;2001年02期
5 苏培成;汉字的性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群言;《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不容篡改[J];汉字文化;1996年04期
7 王均,倪光南,周明甫,柳斌杰,陈邦柱,孙先德,韩绍祥,严美华,郭金灵;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登)[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1期
8 王蕴智;六十年来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9 王彬;亟待修改的《汉语拼音方案》——由《汉语拼音方案》教学想到的[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余心 ,木子;拨乱反正,全面、准确地贯彻国家语文政策——与王均先生商榷[J];汉字文化;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试论汉字演变的历史阶段[A];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亢世勇;刘海润;;《汉字义类电子字典》的开发与应用[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3 詹其仙;;浅谈汉字与书法的关系[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王开扬;;《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化意义[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5 苏培成;;规范型汉字字典的编写要与时俱进[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6 彦彬;;古老汉字的再认识——简评《说文解字部首解读》[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7 张育泉;;评有关汉字的一个口号[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8 戴光震;;汉字现代化改革的基本要求[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9 于锦恩;;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兼论《汉语拼音方案》相关法规在学校中的实施[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春荣;;汉字是世界上最具信息化特征的文字[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沙;你了解汉字吗[N];大众科技报;2001年
2 王霆钧;一本汉字解码的书[N];吉林日报;2002年
3 ;汉字在日本成为“摇钱树”[N];世界报;2009年
4 杨婷 杨扬 (实习记者 杨婷);汉字是否在国外文字基础上产生?[N];中国商报;2010年
5 陈德富;汉字缘何“长寿”[N];北京日报;2004年
6 何洛;曲解汉字的奇谈怪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学者 王立群;汉字要稳定,不要折腾[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王桂五;汉字的魅力[N];中国审计报;2005年
9 记者 吴晶 赵超;我国发布两部汉字使用规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胡野秋;汉字能独善其身吗[N];金融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R[;七寺本《玄a梢,
本文编号:989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89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