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蒙、汉语颜色词“白”与“红”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23:14

  本文关键词:蒙、汉语颜色词“白”与“红”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蒙古语 汉语


【摘要】:蒙古族与汉族拥有各自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并以其各自语言进行传承,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沉淀,拥有了各自丰富的语言宝库。颜色词汇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本身的文化蕴含令人沉醉,就其阐述和服务于其他文化的能力也着实让人吃惊,并且对于某些特定的民族和宗教也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蒙古语和汉语中的大量颜色词,在其词语意义、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方面同中有异,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沉淀成蒙古族、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明蒙古语与汉语颜色词的构词类型;第二部分,对比蒙古语与汉语颜色词“白”及其文化内涵;第三部分,对比蒙古语与汉语颜色词“红”及其文化内涵。第四部分,分析蒙古语与汉语颜色词“白”与“红”的文化内涵差异及成因。
【关键词】:蒙古语 汉语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H21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9
  • (一)选题意义6
  • (二)研究综述6-7
  • (三)研究方法7-9
  • 一、蒙、汉语基本颜色词及构词类型9-17
  • (一)蒙、汉语基本颜色词9-11
  • (二)蒙、汉语颜色词的构词类型11-17
  • 二、蒙、汉语颜色词“白”的文化内涵17-26
  • (一)蒙古语颜色词“白”及其文化内涵17-21
  • (二)汉语颜色词“白”及其文化内涵21-26
  • 三、蒙、汉语颜色词“红”的文化内涵26-33
  • (一)蒙古语颜色词“红”及其文化内涵26-28
  • (二)汉语颜色词“红”及其文化内涵28-33
  • 四、蒙、汉语颜色词“白”与“红”的文化内涵差异及成因33-40
  • (一)蒙、汉语颜色词“白”与“红”的文化内涵差异33-34
  • (二)蒙、汉语颜色词“白”与“红”的文化内涵差异之成因34-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照日格图;辨别蒙古语中借词的一些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方龄贵;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续考(连载)[J];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3 方龄贵;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续考(连载)[J];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4 张双福;论蒙古语元音的阳性向阴性演化——兼谈土默特部名称的演变[J];蒙古学信息;2001年02期

5 H.Б.巴德加耶夫 ,范丽君;蒙古语中的塞擦音銼[J];蒙古学信息;2001年03期

6 贾拉森;再论蒙古语和藏语某些格形式比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孟和宝音;蒙古语圆唇元音演变轨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包双喜;元杂剧蒙古语词小议[J];民族语文;2002年02期

9 华沙宝;蒙古语短语标注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贾f^儒;关于蒙古语状语的几个问题的讨论[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雪艳;那顺乌日图;;蒙古语连续多词单元的识别和标注[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山丹;;蒙古语标准音水平测试系统设计构思[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胡阿旭;格根塔娜;吕士良;于洪志;;肃北蒙古语复元音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敖敏;;蒙古语肃北土语单词韵律模式初探[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包桂兰;哈斯其木格;呼和;;蒙古语清擦音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胡红彦;哈斯其木格;呼和;;蒙古语边音/l/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哈斯其木格;郑玉玲;呼和;包桂兰;胡红彦;;蒙古语语音动态腭位数据库[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高娃;;蒙古语领属范畴在满语中的表现形式[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9 呼和;;蒙古语实验语音学发展历程及最新成果介绍[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10 胡红彦;哈斯其木格;呼和;;蒙古语/m/辅音实验研究[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塔娜;深化蒙古语术语规范化标准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郝文婷;内蒙古对蒙古语授课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郝文婷;内蒙古对蒙古语师范生免费教育[N];西部时报;2007年

4 实习记者 格根哈斯;市场需求促我市形成学习新蒙古语热[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霞 通讯员 包图娅;走向世界的蒙古语[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石向军 通讯员 百音;全国首个蒙古语服务信息平台投入使用[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7 杨晓红 朱丹林;梅力更召,延续300年的蒙古语诵经[N];中国民族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阿勒得尔图;卜·图力更:实现现代蒙古语规范与标准化的人[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勿日汗;汉语蒙古语“血缘”很近,同源率94%[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张玉天;我盟出台蒙古语授课学前教育补助暂行办法[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和吉雅;蒙古语标准音水平测试系统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包满亮;蒙古语构形词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孟将;中古蒙古语和蒙古语族语言的格形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青林;蒙古语文学文献及“三共身”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铁梅;蒙古语科尔沁土语语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王海凤;蒙古语熟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海银花;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名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斯·劳格劳;现代蒙古语依存句法自动分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格根哈斯;蒙古语科尔沁土语特殊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双山;蒙古语科尔沁土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乌吉木;蒙古语青海和硕特土语的特殊词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吉木色;梅日更召蒙古语法会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白乌兰图雅;蒙古语电视与观众互动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白玉红;关于蒙古语的使用情况[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秀梅;蒙古语不稳定“√‘n’”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敖云那生;蒙古语青海土语中的词法形式体系[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7 邰利明;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马丽萍;蒙古语网络语言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萨如拉;蒙古语市面语言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玉荣;蒙古语熟语中的文化积淀[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90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90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4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