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泰语“重复义”表达法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壮泰语“重复义”表达法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对壮语和泰语中表示“重复义”的表达法进行了总结对比分析,其中对“重复义”副词的对比分析是重点,对熟语和固定结构的“重复义”归纳比较是创新点。全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范围和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是壮泰语“重复义”在副词方面的对比分析。壮语中表示“重复义”的副词主要有"lij、caiq、youh、hix、dem"这五个,泰语中相应的表示“重复义,,的副词主要有“(?)、(?)、(?)、(?)”这四个,这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其中主要从语义、句法和语用这三个角度对壮泰语的“重复义”副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是壮泰语“重复义”在熟语和固定结构方面的归纳分析。熟语方面主要从狭义的重复义、持续义以及添加义这三个大角度对《壮语熟语》(2006)和《汉泰常用习语手册——成语·俗谚·格言妙语》(2005)这两本著作中的熟语做一个归纳整理,再整体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固定结构方面相对较为简单,壮语和泰语中分别整理了2个和3个带有“重复义”的结构进行语义分析,并对相对应的结构进行对比。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了前文的主要观点,并说明本文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重复义 壮语 泰语 副词 熟语 固定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18;H4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9-13
- 一、对重复义的界定9
- 二、研究范围9-10
- 三、研究方法10
- 四、研究现状10-13
- 第三节 语料来源13-14
- 第二章 壮泰语中表重复义的副词比较研究14-56
- 第一节 壮泰语表重复义的副词语义功能对比分析14-25
- 一、壮语“lij”和泰语“(?)”的语义对比分析14-17
- 二、壮语“caiq”和“youh”与泰语“(?)”的语义对比分析17-20
- 三、壮语“hix”和泰语“(?)”的语义对比分析20-23
- 四、壮语“dem”和泰语“(?)”的语义对比分析23-25
- 第二节 壮泰语表重复义的副词句法特征对比分析25-45
- 一、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对比分析26-34
- 二、与其他副词合用情况的对比分析34-45
- 第三节 壮泰语表重复义副词语用对比分析45-56
- 一、对句类选择的对比分析45-53
- 二、对语境选择的对比分析53-56
- 第三章 壮泰语中表重复义的熟语和固定结构比较研究56-65
- 第一节 壮泰语表重复义的熟语归纳对比分析56-62
- 一、从狭义重复义这一角度对壮泰语熟语的整理56-59
- 二、从持续义这一角度对壮泰语熟语的整理59-61
- 三、从添加义这一角度对壮泰语熟语进行整理61-62
- 四、壮泰语表重复义的熟语对比分析62
- 第二节 壮泰语表重复义的固定结构归纳对比分析62-65
- 一、壮语表重复义的固定结构62-64
- 二、泰语表重复义的固定结构64
- 三、壮泰语表重复义的固定结构对比分析64-65
- 第四章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69
- 后记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保安;中英诗歌中的复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高凤江 ,成庚祥;复义的构成及其翻译[J];中国翻译;1994年03期
3 张安祖,杜萌若;“清”复义说[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4 李治邦;;你怎么舍得我难过[J];翠苑;2009年03期
5 马春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赵毅衡;说复义——中西诗学比较举隅[J];学习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2期
7 王允亮;;中西文论中的“复义”刍议[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傅勇林;误释及认同:复义、氛围及诗歌翻译─—兼评《西风颂》的两个中文译本[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张从成;;《黑暗的心脏》的复义叙事结构[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高凤江,成庚祥;某些英语复义的构成及其翻译[J];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龙新;龚复义当选十七大代表[N];张家界日报;2007年
2 杨光祖;古马:庸常生活的复义书写[N];甘肃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艮茜;壮泰语“重复义”表达法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2 廖礼慧;文学复义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马春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D];西南大学;2007年
4 周怡;用复义理论解析《螺丝在拧紧》[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叶鑫琼;印尼学生学习重复义副词“再/又”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93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9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