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论心理语言的虚妄

发布时间:2017-10-09 15:45

  本文关键词:论心理语言的虚妄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语言 心理表征 虚妄


【摘要】:本文旨在证伪心理语言假说。在梳理心理语言的来龙去脉之后,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心理语言的虚妄性:一、心理表征的本体无法界定;二、在意义产生所涉及的三个层次中,心理表征层次与意义表达层次不存在直接联系;三、作为孤立存在的实体,心理表征不具备产生意义的条件。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心理语言 心理表征 虚妄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英语学术语篇的合理性建构手段研究”(项目编号:11YJA740088)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1.引言“心理语言”由Pinker(1994:8)首次使用。之前,Fodor(1975:3)提出过“思维语言”。两者都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不同于自然语言而近似于计算机机器语言的一套内在、特殊的符号系统。由于前者已广为学界接受,本文采用它来指代这一符号系统。该假说面世以来,在Fodor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阳;论心理表征及其规律对教学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雷怡;贾红桃;张婷;李秀珊;李红;;儿童对假装中的心理表征及意图的理解[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4期

3 仲宁宁;;儿童心理表征的功能及其教育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魏屹东;;心理表征隐喻与框架问题[J];学术月刊;2011年04期

5 黄瑞丹;;心理表征:翻译的一个新视角[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01期

6 欧平娅;;多义词心理表征模型研究评介(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10期

7 王永红;;心理表征和原型实例的结构性审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刘振标;毛浩然;;多义词心理表征研究二十年[J];外语研究;2014年02期

9 刘铁凤;;社会心理表征、期待规范与翻译流程[J];考试周刊;2011年90期

10 王亚同;蒋艳菊;;心理表征及其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杭东;;心理表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饶印莎;刘昱云;;意义相对汉字的空间心理表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蒋怀滨;;背景线索对时空表征连续性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阳;李朝旭;;未竟初恋依恋表征对择偶策略影响的探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谢必伟;;小议外语听力理解中语言的心理表征[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丰国欣;;第二语言心理表征的认知网络结构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宋荣;;概念的本体论地位初探[A];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上卷)[C];2009年

8 汪玉兰;毕重增;;自我复杂性和认知他人表征复杂性关系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宗金;心理学的意义空间[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平;中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表征过程的案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瑞丹;心理表征视角的翻译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曲琛;语言理解中的动态心理表征[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申国岩;叙述性事件序列中的动态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晓菊;基于概念隐喻的多义词教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多义词心理表征发展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6 吴仪;基于旅游景区介绍英译的译者心理表征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7 刘阳达;语言理解中温度与情绪的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欧平娅;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多义词心理表征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周珍;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杨晶;基于结构建构理论的英语阅读、心理表征建构和英语语言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1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1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