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天津方言儿化韵
发布时间:2017-10-09 17:06
本文关键词:析天津方言儿化韵
【摘要】:天津方言儿化韵具有天津地方特色,文章分析了天津方言儿化韵的种类,并对儿化韵系统及合音方式进行了详细描写,认为天津方言儿化韵形式多,且不整齐,目前还处于进一步整合阶段。另外,通过与北京方言儿化韵的比较,不仅展示了两地方言儿化韵的区别与联系,更进一步显示了天津方言儿化韵的复杂性。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 天津方言 儿化韵 合音
【基金】:天津市教委一般项目“分析型致使结构的跨方言比较研究”(20082211)
【分类号】:H172.1
【正文快照】: 儿化韵指的是词尾“儿”附着于前一语素后引起前语素语音发生变化的现象。儿化韵在有儿化现象的方言中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是语言地域区别性特征的表现之一。天津方言中,词尾“儿”的语音形式为[?],儿化韵表现为卷舌元音尾韵的形式。本文将对天津方言儿化韵具体的语音表现进行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庆;;沙河方言的合音现象探讨[J];邢台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孙永根;“这、那、哪”的两种读音[J];汉语学习;1982年03期
3 吴启禄;;仙游方言的六个合音字[J];语言研究;1992年02期
4 傅定淼;反切源于合音新证[J];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02期
5 杨碧珠;古田方言否定词语合音现象初探[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06期
6 孙红举;;论汉语合音现象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卢冀峰;吴艳丽;;浅议合音字[J];语文学刊;2010年02期
8 王从;“合音”与“长言”——语言中一种有趣的现象[J];阅读与写作;1995年01期
9 孙立新;;关中方言“人家”的合音及其用法[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郑海槟;;潮阳话的五个合音字[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1001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