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中的审美教育
本文关键词:浅谈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集大成式的人文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的主要工具。在这门学科中既有工具性的语文知识学习,也有人文性的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选读。学习汉语言文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通过对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这里将分别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目进行分析,找出它们各自蕴含的审美教育能力。
【作者单位】: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审美教育 人格培养 古典文化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汉语言文学专业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写作、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多门课程,大致上包括了汉字、文学、哲学几个方面,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内在修养,传播汉文化的学科。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师。一、汉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德纯;周立群;;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我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4 宋玉朝;孙春青;;汉语言文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牛铁力;;浅谈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6 蒋黎欣;;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11期
7 谭秀中;;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03期
8 赵永达;;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1期
9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1-4期总目次索引[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李国英;;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谷建军;;专业教材与职业教材的互补——汉语言文学教材实践变革[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任心慧;;应用型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淑梅;;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4 阮金生;;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5 ;致谢[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年第2期)[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黔西南电视台 杨丽红;汉语言文学在新闻中的几个重要结合点[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杨晚;教你辨别四组“孪生”专业[N];江西日报;2012年
3 记者 王瑟;新疆设1000万元基金支持少数民族文艺创作[N];光明日报;2010年
4 罗庆春 杨荣 汤巧巧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徐希平;民族院校该如何加强汉语言教学[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记者 侯红武;三本院校降分录取[N];山西日报;2003年
6 本报特约通讯员 周浩;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地区差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刘巽达;对年度流行热词的冷分析[N];光明日报;2013年
8 马效军;全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分数线出炉[N];甘肃日报;2005年
9 ;2005年大学生就业热点[N];济南日报;2005年
10 ;耕耘五十年 桃李满天下[N];中华建筑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立杰;职技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分型培养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年
2 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02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