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庭审会话回声问情感语用表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语庭审会话回声问情感语用表征研究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国外法律语言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经历了从语言客体研究到语言过程研究再到语言作为工具的研究过程。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研究尚未成熟。作为法律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回声问这一语言现象在整个庭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已有学者对日常生活中的回声问现象进行过研究,却很少有学者涉及庭审话语中的回声问。作为人类一项特殊的复杂心理活动,情感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庭审活动中亦不可忽视。庭审活动参与者可以有效运用情感因素实现语用目的,回声问就是这一过程的有效手段。为了全面了解当代中国庭审会话中的回声问现象及说话者如何表达其情感及语用目的,本文自CCTV12庭审现场栏目随机选取了20场庭审视频并转写成文字资料,结合语用学关联理论,会话含义理论,目的原则及合作原则,并运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当代中国庭审会话中的回声问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了回声问的定义,分类,话语特征及语用功能,并且对20场庭审语料回声问中所涉及的情感因素进行了分类汇总,进而从修辞、结构和语调三方面深入阐释了说话者在庭审会话回声问中的情感表达及其语用功能。修辞研究参照亚里士多德三种说服方式理论,概括为庭审会话中的“法德”“法理”和“法情”三种言语技巧;结构研究借鉴了廖美珍对于法庭互动结构的研究成果,主要探究“一问一答对称结构(Qi-Ri)”“三步结构(I-R-F)”及“问答加一次后续来回结构(Q-R-Fi+r-Fii)”三种互动结构;语调分析则借助praat语音软件,对回声问的音高音强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根据回声问的音高音强值的不同并结合具体语境,当代中国庭审会话回声问中的情感主要可以分为情感表达很明显和情感表达不明显甚至几乎为零两大类,表达明显的情感又可细分为愤怒、怀疑、惊讶、同情和失望五种类别,不同的情感表达在传达具体的语用功能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在三种修辞技巧中,“法德”和“法理”为“法情”表达情感服务;互动结构中问答加一次后续来回结构情感功能表达最明显;在庭审会话中,般回声问的音高音强及时长等因素较前一话语都有所增加,说明回声问是庭审活动中合理运用情感传达语用目的的重要手段。作为庭审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回声问理应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通过研究当代中国庭审会话回声问中说话者如何表达情感及语用功能,以期为国内法律工作者及法庭活动参与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有助于其在司法实践中合理运用情感因素及各种言语技巧解决纠纷,提高庭审活动效率,节约司法资源。
【关键词】:庭审会话 回声问 情感 语用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Introduction11-13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3-20
- 1.1 Review of Forensic Linguistics and Courtroom Discourse13-15
- 1.1.1 Previous Studies on Forensic Linguistics13-14
- 1.1.2 Previous Studies on Courtroom Discourse14-15
- 1.2 Review of Echo Questions15-17
- 1.2.1 Foreign Studies on Echo Questions15-16
- 1.2.2 Domestic Studies on Echo Questions16-17
- 1.3 Review of Emotion and Emotional Linguistics17-19
- 1.3.1 Previous Studies on Emotion17-18
- 1.3.2 Previous Studies on Emotional Linguistics18-19
- 1.4 Summary19-20
- Chapter Two Echo Questions in Chinese Courtroom Discourse20-38
- 2.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20-25
- 2.1.1 Definition of Echo Questions20-21
- 2.1.2 Classification of Echo Questions21-25
- 2.2 Discourse Features25-31
- 2.2.1 Intonation25-28
- 2.2.2 Distribution28-30
- 2.2.3 Sentence Pattern30-31
- 2.3 Pragmatic Functions31-36
- 2.3.1 Expressing Attitudes or Emotions31-32
- 2.3.2 Asking for Confirmation or Verifying32-34
- 2.3.3 Expressing Reception and Feedback34-36
- 2.4 Summary36-38
- Chapter Three Emotional Pragmatic Study on Echo Questions38-62
- 3.1 Classification of Emotion in Echo Questions38-44
- 3.2 Different Language Skills of Expression44-60
- 3.2.1 Rhetoric Devices44-49
- 3.2.2 Interaction Patterns49-53
- 3.2.3 Intonation53-60
- 3.3 Summary60-62
- Conclusion62-66
- Bibliography66-68
- Appendix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20 Cases68-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0-71
- Acknowledgments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晖;会话结构探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孙亚娟;;小议访谈的会话结构特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刘荣琴;;《会话结构分析》述评[J];新闻爱好者;2009年22期
4 罗桂花;曾冬梅;;会话结构的违反与幽默的生成[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5 郭建民,万利华;略论会话的连贯性[J];云梦学刊;2001年06期
6 张玮;;会话结构分析的隐喻模式探索[J];现代外语;2013年04期
7 陈晓燕;;电子会话语篇的会话结构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8 杨惠丽;;会话修补的模式与手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圆圆;;中国学生编写的英语“招呼语”之会话结构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5期
10 刘睿;高飞;李朝华;;公交车上会话中的预示语探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旭慧;;喜剧小品的会话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凯悦;汉语庭审会话回声问情感语用表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治平;汉语会话结构及转换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何秀梅;夫妻冲突话语的会话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春;技术条件下的会话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邝立宾;皆川秀孝《清语会话》(《シソゴカイ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风云;奥普拉脱口秀的会话结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楠;对话性电视广告的会话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宋金元;会话结构研究及其对口语教学的启示[D];浙江大学;2007年
9 宋田田;有界多态会话类型系统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丽;大学英语角会话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02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