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吴语全浊塞音声母的感知研究——以上海话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10 22:06

  本文关键词:吴语全浊塞音声母的感知研究——以上海话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吴语 上海话 全浊塞音声母 感知


【摘要】:以上海话为例讨论吴语全浊塞音声母的感知特点时,我们发现本地人使用不同的音征来感知浊塞音:在前字位置时,后接元音的基频低是塞音声母被判断为浊音的必要条件;在后字位置时,持阻时长短是塞音声母被判断为浊音的首要条件,后接元音的基频低起到一个辅助作用,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全浊塞音声母在不同位置声学特征很不一样但均被感知为浊塞音的原因。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文学院;复旦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吴语 上海话 全浊塞音声母 感知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方言地图集”(15AYY0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12&ZD177)子课题“上海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
【分类号】:H17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吴语中,来源于古全浊声母(如N&母、定母、群母等)的塞音声母在音系学上被描写为“浊塞音声母”,它们与来源于中古全清(清不送气)、次清声母(清送气)的塞音声母形成对立。塞音声母三分是吴语的重要语音特征。本文沿用音韵学术语,仍称全浊塞音声母、全清塞音声母、次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孔德明;张莉芬;;他者感知研究理论述评:批判性接受与应用[J];德语人文研究;2013年02期

2 黎洁,赵西萍;美国游客对西安的感知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李翠萍;;心理学角度的权力感知研究综诉[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10期

4 孔江平;藏语(拉萨话)声调感知研究[J];民族语文;1995年03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健;魏光;;消费者对于场馆冠名的感知研究[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瑛;基于Q方法论的杭州“三水”旅游者感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陈立松;南京亚青会赛事景观与形象系统的观众感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马红丽;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游客居民好客度感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虎;泰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轻声分辨度感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林爱明;永定县洪坑村土楼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冰;北京颐和园游客拥挤感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李月;儿童图形感知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8 刘艳红;生态旅游区环境教育的游客感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9 戴有根;流动空间下后现代消费价值感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贺玫;成都市民对青城山森林文化感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8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8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7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