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动宾目的式的构造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7-10-10 23:27

  本文关键词:动宾目的式的构造及相关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目的宾语 连动式 整合 非现实 转喻


【摘要】:汉语中的动宾目的式是由连动式构造而来的,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由"为NP(而)V"结构构造而来。连动式构造为动宾目的式的机制是概念整合,动因是语言运用的经济性需求。语言运用的明晰性需求和特定连动式的使用频率是制约连动整合的两个重要条件。作为截搭型整合的一种,连动整合也具有转喻的性质。此外,连动式所表达事件的不同类型也会导致动词词义增值和转喻模式上的不同表现。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目的宾语 连动式 整合 非现实 转喻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资助(编号:2015M581259)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引言汉语中动词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十分复杂,因此学者们习惯于从语义类型的角度来对宾语进行分类。设立“目的宾语”的思想始见于吕叔湘1976年提出的“原因一目的补语”。(2002:453、461)#174;李临定(1983)则将目的宾语独立出来,与原因宾语分作两类。此后,学界基本上都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小勇;张霖;;重动结构与连动式[J];语言研究集刊;2013年02期

2 刘利新;欧阳国亮;;古汉语连动式的结构特征概要[J];语文学刊;2009年04期

3 高增霞;连动式研究述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马立春;;连动式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陈淑梅;杨凯;张志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时态标记“着”与连动式[J];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于济;;谈谈汉语连动式的翻译[J];外语教学;1985年03期

7 宋卫华;对连动式的再认识[J];青海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8 储丽莎;;“连动式”浅说[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11期

9 王聚元;;古汉语连动式的三种特殊形式[J];中文自修;1996年06期

10 蔺璜;连动式的特点与范围[J];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释义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兆惠;周秦两汉连动式的发展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2 胡勃;《孟子》连动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3 邢斌;英汉连动式的认知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4 李恩光;汉语连动式论元融合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张娟;中古汉语连动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杨少康;汉语连动式形成机制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肖灿;论《草房子》中汉语连动式英译[D];湖南大学;2013年

8 孙珂;认知视角下古汉语连动式语义分析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张琬;连动式到状中式的连续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丽;《西游记》连动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09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9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b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