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互联网大众翻译模式微探:历史、现时、未来

发布时间:2017-10-12 03:27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大众翻译模式微探:历史、现时、未来


  更多相关文章: 众包翻译 用户生成翻译 网络翻译社区 翻译与权力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流动的民主化,由网民集体发起和参与的翻译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中国的网络翻译社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这样的发展脉络,即,从网民集体自发的翻译行为到有规律、有组织、有版权保护、甚至有盈利的翻译活动。本文将这种现象纳入"用户生成翻译"(user-generated translation)和"众包翻译"(crowdsourcing translation)的理论框架,通过追溯中国各类互联网翻译社区近十年来的发展,总结出中国众包翻译社区的文化创新意义及未来的市场价值,并指出其可能面对的挑战。本文认为,互联大众翻译社区存在着以下特点:1.翻译过程主要由网络草根用户集体进行;2.在与主流与权威翻译话语体系的对话中,一部分众包翻译社区遭到淘汰,另一部分得以存活并且壮大起来;3.该模式在翻译多模态文本时呈现出比翻译纯文字文本更大的优势,这为中国翻译行业的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作者单位】: 香港城市大学;
【关键词】众包翻译 用户生成翻译 网络翻译社区 翻译与权力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流动的民主化,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分享以及消费之中。Web 2.0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的创造不再集中在特定人群的手里,信息的流通也不像以往那样受到严格的监控,而以往信息流通的终端——信息消费者——也可以成为创造者。即是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志刚;邢飞龙;;中国网络法律体系的现状分析和未来建构——以2012年12月31日为截止时间点的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吴晓芳;;字幕组:美剧“汉化”的背后[J];世界知识;2011年01期

3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张南峰;多元系统论[J];中国翻译;2002年04期

4 王少爽;;直面翻译的数字革命——读迈克尔·克罗宁《数字化时代的翻译》[J];中国翻译;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凤;;浅议多元系统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2 李涵;;奇幻文学在中国繁荣的多元系统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3 姜欣;姜怡;林萌;;茶典籍译文中异域特色的保留与文化增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谭敏;赵宁;;从多元系统论视角对儿童文学翻译的重新审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黄中习;“多系统论”评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6 徐红;;从“多元系统论”审视百年中国电影与外来文化的互动关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周瑞;王建平;;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翻译[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包通法;文化全球化及“异化”翻译的范式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锦霞,三友;《论语》英译的多元系统理论阐释[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欧阳桃;;从多元系统论看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春翎;;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以清末闽籍翻译家严复、林纾译作探析其解释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牛奔;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对加速构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佟颖;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宋炳辉;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族意识[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滕学梅;中国近代翻译语体嬗变初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红岩;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跨文化交际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伟卓;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梁佳英;多元系统论视角下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蔚润笑;从多元系统角度看中国电影翻译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梁燕;文学翻译家王佐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承凤;从《汉魏六朝小说选》杨、戴英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海伦;基于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比较Jennie Gerhardt两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10 王伶娟;论五四时期王尔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妍;;我国网络信息立法的现状和对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11期

2 周江洪;网络法问题的法哲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任妍;;加强我国网络信息立法[J];民主;2011年12期

4 于志刚;;信息时代和中国法律、中国法学的转型[J];法学论坛;2011年02期

5 于志刚;;三网融合视野下刑事立法的调整方向[J];法学论坛;2012年04期

6 杨春洗,秦秀春;电子商务犯罪及其在现行刑法框架下的处罚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1年03期

7 李振汕;;对网络信息安全法律若干问题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年01期

8 许剑卓;;中国网络犯罪情况分析[J];信息网络安全;2005年12期

9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10 张平;;互联网法律规制的若干问题探讨[J];知识产权;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品新;[N];检察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泳;王俊秀;段永朝;;后工业时代:意义互联网的兴起[J];文化纵横;2013年06期

2 李润峰;网络经济将成主流——河南互联网经济透视[J];中州今古;2004年05期

3 王丹丹;;互联网动画的发展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3年01期

4 岱牧黎;;时势与细节:走进互联网经济[J];中国西部;2014年26期

5 安晓芬;赵海城;尹鸿;丁涵;陈晨;;互联网时代的电影生产与传播[J];当代电影;2014年05期

6 孙佳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形态[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04期

7 滑明飞;;“神童”李宗欣:不走寻常路的互联网新贵[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3年03期

8 王平;脱胎于美国的互联网经济规则该变了[J];经济前沿;2001年Z1期

9 黄鸣奋;;互联网艺术中的媒体批判[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王旭明;;在词语流中感知时代[J];博览群书;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鸿平;;互联网技术应用与救捞科技信息的传播[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炜;;破译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背后的经济学密码[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徐永华;;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创新转型[A];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企业主要的转型与创新[A];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报告2013[C];2013年

5 孙晓鹏;;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4: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创新与共享[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维义 陈秀娟 编译;2005年互联网的12个预测[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肖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方兴东(中国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兼首席分析师) 王浣尘(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徐伟宣(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本报实习生 黄春艺;身边的新经济往哪看[N];信息时报;2000年

3 丁峰 杨庆广 整理;互联网转型期已经到来[N];中国电子报;2006年

4 李国训;中国互联网疲态毕露[N];财经时报;2007年

5 刘彦青;调查显示网民对互联网更加依赖[N];中国税务报;2006年

6 陆达;数字强国从汉化互联网开始[N];国际商报;2006年

7 张立波;中国互联网应抛弃丑陋[N];市场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高骥远;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主旋律[N];通信信息报;2006年

9 老查;中国互联网在为谁打工[N];电脑报;2007年

10 朱泉峰;反思中国互联网[N];计算机世界;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小波;城市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构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2 李智;国际私法中互联网管辖权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王卫红;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佩佩;互联网企业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2 肖畅;基于融合模型的互联网保险推荐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邢思远;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4 温广平;从定位理论研究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振华;我国互联网家装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张曼;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杨文香;互联网金融背景下A银行创新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李江;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刘丽娜;城商行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对策[D];兰州大学;2015年

10 林凡;我国互联网经济盈利模式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6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16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