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化与“知道吗”的功能
本文关键词:前景化与“知道吗”的功能
【摘要】:在篇章中,前景信息一般在自立小句、主句中,有自己的时体特点,有时会出现焦点标记。"知道吗"具有前景化功能,可以将其指向的信息标示为前景信息。其来源于具有引发功能的"知道……吗"问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疑问度减弱甚至消失,"知道"的宾语不再出现导致疑问悬空,引起语义虚化,"知道吗"成为一个话语标记。疑问句失去疑问性后,焦点后移,突显后面的信息,使"知道吗"产生了前景化功能。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关键词】: 知道吗 前景化 虚化路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YY126) 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4ZS114)资助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1引言1.1语义前指和语义后指的“(你)知道吗”在现代汉语中,“(你)知道吗”常有以下用法:〔1〕(1)我说我看看您来啊!他说不要到这边来呀,我是右派分子你知道吗?我说您是右派我才想来,右派不能接近吗!右派也是人哪!(2)蒋寒十分严肃地对老向说:“今天应该冷静一些了。你知道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J];福建外语;1998年02期
2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增量辨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郭锐;;“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4 李宗江;;关于话语标记来源研究的两点看法——从“我说”类话语标记的来源说起[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5 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J];中国语文;1997年02期
6 陶红印;;从语音、语法和话语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谈话中的演化[J];中国语文;2003年04期
7 刘丽艳;;话语标记“你知道”[J];中国语文;2006年05期
8 方梅;;由背景化触发的两种句法结构——主语零形反指和描写性关系从句[J];中国语文;2008年04期
9 陈满华;;由背景化触发的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J];中国语文;2010年05期
10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J];语言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华;;英汉附加问句在会话中的传信功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孟晓慧;;“非常”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杨淑华;;论辩论中的话语标记语的功能与作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熊仲儒;;汉语中无定主语的允准条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高华;;汉语里的“话题问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贺亮;;言语交际构成要素在话题转换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郭璇;;“恨不得”的词汇化动因与机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仝晓琳;;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胜梅;;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普通话训练——以江西人所说地方普通话为考察对象[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杰;;谚语中的数词对举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姚婷;;衔接语“看起来”的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敏莉;;新邵湘语的语气助词“去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志成;现代汉语疑问句习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正科;汉语“一量名”结构的句法语义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7 艾小艳;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娅敏;“反而”和“倒”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吴慧颖;“人人”与“每个人”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J];福建外语;1998年02期
2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3 吴福祥;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带宾语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4 杨平;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1990年01期
5 邓思颖;;空动词从属小句的特点[J];汉语学报;2004年01期
6 储泽祥;;小句是汉语语法基本的动态单位[J];汉语学报;2004年02期
7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8 杨大然;;领有名词短语分裂与汉语话题结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年04期
10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102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2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