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兼语式”结构层次分析的现实困局

发布时间:2017-10-12 20:38

  本文关键词:“兼语式”结构层次分析的现实困局


  更多相关文章: 兼语式 句法分析 层次分析 困境


【摘要】:"兼语式"结构句法关系的认识历来存在诸多分歧,外显于对其进行层次分析的各种差异。研究发现,对"兼语"的本质的不同认识成为导致意见分歧的根源。
【作者单位】: 毕节学院人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兼语式 句法分析 层次分析 困境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项目编号:14ZC087)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广泛认为,层次分析法同传统的成分分析法相比,对于一些结构的分析不能贯彻“一刀两断”(二分)的原则,如“兼语结构”“连谓结构”“多项联合结构”,另外也不能很好地揭示句子内部隐性的语义关系。但是层次分析法在揭示语言结构的内部层次和显性的语法结构关系上,却具有传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铮;再论“兼语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2 孙鸿仁;从标记性看虚拟语式类型的确定[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3 朱敏;;“同语式”略论[J];海外华文教育;2004年03期

4 茹孝宏;兼语式和主谓作宾式的区别[J];青海教育;2004年Z1期

5 周玉琨;取消“兼语式”研究简评[J];语文学刊;1997年03期

6 黎琳;;“兼语式”摭谈[J];语文天地;2001年13期

7 邱洪瑞;浅谈古今汉语的“兼语式”[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郑崇仁;是兼语式 不是双宾语[J];下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9 孙鸿仁,桂扬清;英语虚拟语式探讨:从时态意义看虚拟语式类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10 赵益贵;论兼语的特征及兼语式结构之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邢欣;;时态限制词在区分不同句型方面的作用——以兼语式与小句做宾语句的区别为例[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席留生;;汉语兼语式和英语SVOC结构的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锡国;山东诸城:标语式春联淡出乡村[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范垂功;更深刻地关注人的成长[N];文艺报;2010年

3 北乔;狂欢话语式的苦难叙事[N];文学报;2013年

4 黄仲山;警惕标语体的批评[N];文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莹;同语式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磊;空间语式的泛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磊;有无类兼语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岳守雯;兼语式复合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漪;论译者的文化身份对叙事语式重建的影响[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6 秦华;《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的叙事语式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潘慧兰;《儒林外史》英译本中叙事语式的重建[D];中南大学;2008年

8 成镇权;论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莉莉;现代汉语同语式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袁芳;汉语兼语式的句法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0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20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0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