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转喻变义及其族群现象中的义原桥接
发布时间:2017-10-13 18:39
本文关键词:词语转喻变义及其族群现象中的义原桥接
【摘要】:针对仅就源概念与目标概念关系来讨论词语转喻变义的不足,提出句法搭配对象所表达概念的义原桥接作用是词语转喻变义实现及族群现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并概括出义原桥接的方式有建构型和维持型两大类,认知框架的类型和转喻发生的句法语义结构是义原桥接的两大制约因素。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关键词】: 义原桥接 转喻变义 族群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语常用动词型式研究”(项目编号:14BYY090)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一、义原桥接的提出转喻具有普遍性,可以在音位、词汇、语法、语用等任一层面操作(偌埃德,2007)。Leech(1981)认为:运用转喻实现语义转移是像英语这样的语言在历史上用来扩展和改变词义的一种重要手段。汉语也是如此,例如,“火锅”本是一种烹饪器具,但在“吃火锅”“涮火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日华;HowNet的构成分析与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伟峰;李绍滋;李堂秋;尤文建;;可分义原向量空间中的跨语种文本过滤模型[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杨晓峰;李堂秋;洪青阳;;汉英机器翻译系统中的一种词义排歧方法[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本文编号:1026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2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