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人物形象的修辞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诸葛亮人物形象的修辞学分析
【摘要】:本文以《三国演义》一书中的诸葛亮这一文学艺术形象为基础,采用修辞学、语用学、叙事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进行修辞学分析。诸葛亮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三个特征,即“智绝”、“忠义”及“贤相”。从过话语建构层面对诸葛亮“智绝”形象进行修辞学分析,作者所运用关联比照、直接夸张、联想比喻等方法,使诸葛亮“智绝”形象更加凸显。在诸葛亮“忠义”形象的修辞学建构中主要结合了与之相关联的叙事学理论,将诸葛亮人物本身结合故事情节走向来突出其“忠义”形象。叙事学中“叙述人物”与多元人物之间的关系能够将人物形象特征凸显化。诸葛亮在与众多人物关系层面多层次的表现其“忠义”,不仅在君臣关系中突出体现其忠君思想,而且在与割据政权核心人物的对抗或联合中时刻不忘献身国家的爱国情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人物心理层面的深入揭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诸葛亮内心所崇尚的仁政思想,对蜀汉政权的倾心治理以及北上伐魏的坚定信念将诸葛亮的“忠义”形象推向了顶峰。诸葛亮的“贤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一国丞相他严于利己,廉洁奉公。叙事修辞中的布置情节、理顺简繁等方面将他“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的处事作风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且通过与司马懿对其“平生谨慎”的“镜像”反应不难理解诸葛亮心思缜密的性格特征。后人对其“一代贤相”的政治评价是人们在精神层次上的最高追求。
【关键词】:修辞学 诸葛亮 三国演义 叙事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诸葛亮人物形象概说8-11
- 1.1.1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绝”形象8-10
- 1.1.2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忠义”形象10-11
- 1.1.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贤相”形象11
- 1.2 研究现状综述11-13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13-15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3.3 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诸葛亮“智绝”形象的修辞学分析15-25
- 2.1 关联比照凸显“智绝”15-20
- 2.2 直接夸张彰显“智绝”20-22
- 2.3 联想比喻形容“智绝”22-25
- 第三章 诸葛亮“忠义”形象的修辞学分析25-33
- 3.1 主叙述之故事层面的“忠义”25-28
- 3.2 次叙述之人物层面的“忠义”28-30
- 3.3 微观叙述之心理层面的“忠义”30-33
- 第四章 诸葛亮“贤相”形象的修辞学分析33-40
- 4.1 叙事修辞——“事必躬亲”33-35
- 4.2 镜像修辞——“平生谨慎”35-37
- 4.3 政治话语——“一代贤相”37-40
- 结语40-43
- 参考文献43-47
- 致谢47-49
- 附录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占福;;《三国演义》三点最突出的艺术贡献[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年01期
2 张晓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痛骂王朗之修辞评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3 邓世平;;《三国演义》中比喻修辞格的运用探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07期
4 宁珊;;多智而近妖——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神仙化[J];网络财富;2009年03期
5 毛德胜;;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谨慎”[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6 凌琳;;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真实性[J];文教资料;2007年34期
7 沈伯俊;;诸葛亮形象三辩[J];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02期
8 周悦;语言文字中的中庸美学[J];美与时代;2004年02期
9 蒋绍愚;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年04期
10 谭邦和;诸葛亮悲剧形象的文化解读[J];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贯井 正;《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形象生成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大印;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流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简慧君;诸葛亮文学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3 刘小茹;《儒林外史》修辞格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国帅;近现代三国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雯;诸葛亮言语交际策略的语用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娟;《世说新语》辞格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7 李霞;今文《尚书》修辞格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8 刘卿;《孙膑兵法》修辞格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9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3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