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评价理论框架下李克强总理政治报告的积极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6 04:02

  本文关键词:评价理论框架下李克强总理政治报告的积极话语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积极话语分析 政治报告 评价理论


【摘要】:近年来,语篇分析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政治报告语篇分析作为语篇分析的一种形式,它是人类交际和交流的一项重要方式和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政治报告可以传达人际意义,表达目的和意图。对于政治报告语篇,人们进行了很多研究,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些方面,很少有全面的研究。李克强先生作为总理,其政治报告承载着丰富的人际意义,然而目前很少有对他的政治报告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从评价理论视角对李克强总理的政治报告进行积极话语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批评话语分析的不足,J.R.Martin在1999年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认为语言分析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视野去观察那些主张和平平等的“好新闻”,使批判思考更多地朝着肯定的方向进行,以正面的思想来引导读者。积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主要是评价理论。评价理论包括三大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本文用其作为理论框架指导并进行详尽分析。本研究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从理论层面看,它丰富了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同时也是对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有益补充。从实践层面看,它为将来的报告者提供了一定实践意义的参考。本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选取24篇李克强总理的政治报告组建成小型语料库,共计65,005词。本论文设计了三个研究问题:第一,评价资源在李克强总理政治报告中是如何分布的?各类评价资源的分布有何差异性?第二,李克强总理的政治报告是如何运用评价资源传达人际意义的?如何表达态度和立场的?第三,政治报告语篇有何语言特点?作者运用定性为主,数据统计描述为辅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李克强总理政治报告运用了多种评价资源,并且各种评价资源的使用频率和分布状况是不相同的。研究证实,态度资源的使用频率高于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正面评价资源多于负面评价资源。第二,李克强总理的政治报告运用评价资源传达人际意义。李总理通过报告,构建自身作为报告者的身份,传达人际意义,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引起听众的共鸣。最后,政治报告语篇呈现出以下一些语言特点:1)政治报告语篇是一种正式的语篇。在词汇的选择上,多使用书面语。因此,政治报告语篇是正式的、有说服力的。2)政治报告语篇采用多种句式,长句和短句都表达人际意义。3)政治报告语篇采用许多古语,让报告生动形象。最后,政治报告语篇涉及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国家、政党、民族、和平和进步,语言具有政治色彩。
【关键词】:积极话语分析 政治报告 评价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5
【目录】:
  • List of Abbreviations4-8
  • Abstract8-10
  • 摘要10-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7
  • 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12-13
  • 1.2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13-14
  • 1.3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e Study14
  • 1.4 Data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14-16
  • 1.4.1 Data Collection14-15
  • 1.4.2 Research Method15-16
  • 1.5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6
  • 1.6 Summary16-17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7-25
  • 2.1 Studies of the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17-20
  • 2.1.1 The Definition of the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17-18
  • 2.1.2 Studies Abroad18-19
  • 2.1.3 Studies at Home19-20
  • 2.2 Studies of Appraisal Theory20-24
  • 2.2.1 The Definition of Appraisal Theory20-21
  • 2.2.2 Studies Abroad21-22
  • 2.2.3 Studies at Home22-24
  • 2.3 Summary24-25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 work25-38
  • 3.1 Appraisal Theory25-37
  • 3.1.1 Attitude System26-31
  • 3.1.1.1 Affect26-28
  • 3.1.1.2 Judgement28-30
  • 3.1.1.3 Appreciation30-31
  • 3.1.2 Engagement System31-35
  • 3.1.2.1 Dialogic Expansion32-33
  • 3.1.2.2 Dialogic Contraction33-35
  • 3.1.3 Graduation System35-37
  • 3.1.3.1 Focus36
  • 3.1.3.2 Force36-37
  • 3.2 Summary37-38
  • Chapter Four The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of Premier Li Keqiang’s PoliticalReports under the Frame work of Appraisal Theory38-62
  • 4.1 The Total Frequencies and Distributions of Appraisal Resources in Premier LiKeqiang‘s Political Reports38-39
  • 4.2 The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of Premier Li Keqiang‘s Political Reports withAppraisal Theory39-60
  • 4.2.1 Attitude39-51
  • 4.2.1.1 Affect40-45
  • 4.2.1.2 Judgement45-48
  • 4.2.1.3 Appreciation48-51
  • 4.2.2 Engagement51-57
  • 4.2.2.1 Dialogic Contraction52-55
  • 4.2.2.2 Dialogic Expansion55-57
  • 4.2.3 Graduation57-60
  • 4.2.3.1 Force58-59
  • 4.2.3.2 Focus59-60
  • 4.3 Linguistic features of Premier Li‘s Political Reports60-61
  • 4.4 Summary61-6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2-66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62-64
  • 5.2 Implications64
  • 5.3 Limitations64-65
  •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65-66
  • Bibliography66-72
  • Appendix72-79
  • Acknowledgements79-80
  • Publication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娟;;积极话语分析简述[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年02期

2 陈咏梅;危鸣辉;;评价理论指导下的元芳体的积极话语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王振华;;第39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4期

4 陈梅;文军;;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阈下的白居易诗歌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2013年04期

5 徐玉臣;;中国评价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2013年03期

6 胡壮麟;;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7期

7 黄雪娥;;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中“借言”之嬗变[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05期

8 姚银燕;陈晓燕;;英语学术书评语篇让步语义资源的介入意义[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9 邵红万;;从积极话语分析看商务谈判话步层面的语用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林国丽;唐伟晶;;对经济新闻语篇的积极话语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1040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40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9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