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学畛域中情感评价的体验——人际共轭促生理据疏义
本文关键词:认知隐喻学畛域中情感评价的体验——人际共轭促生理据疏义
【摘要】:本文在认知隐喻学框架内展开对情感评价认知与功能理据的考察,将提取于真实语料中具有情感评价功能的隐喻进行分类描述,逐一厘清隐喻的投射体征及评价阈限。从发生动机来讲,隐喻评价由认知体验与人际功能共轭促生:人们共通的情感体验是隐喻评价产生的基础,而情感隐喻蕴含的体验偏离则拓展了评价的意义潜势,二者共同赋予隐喻"明确中有模糊,模糊中有明确"的独特的情感评价魅力。作为基于体验生成而又面向功能交际的社会符号,隐喻评价的考察要求研究者采取主观与交互主观并重的多方位观察视角。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关键词】: 情感评价 体验 人际功能 主观 交互主观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0.引言情感评价(affect appraisal)是语言表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将人们内心的情绪、态度、意向转化为言语形式告知他人以期待他人理解、认同与接受。如何让这种主观态度的抒发更加恰当、自然和形象直接关系到情感评价的人际取效,因此人们通常需要谨慎选择情感评价的方式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康;;论评价的心理机制——兼论情感和认知的内在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赵民;;英语社论语篇中的评价隐喻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05期
3 孙亚;;基于Wmatrix语义赋码的概念隐喻评价意义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05期
4 桂永霞;;隐喻的人际功能[J];中国外语;2014年02期
5 董敏;冯德正;;叙事结构的评价韵律与多模态叙事语篇的交际功能[J];外语学刊;2013年04期
6 张再林;;作为身体符号系统的《周易》[J];世界哲学;2010年04期
7 孙毅;;英汉情感隐喻视阈中体验哲学与文化特异性的理据探微[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8 刘世铸;;基于语料库的情感评价意义构型研究[J];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9 单国华;;美源于主体的需求[J];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10 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文;;“产出导向法”理念下中国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J];高教学刊;2016年11期
2 李浩宇;;体验式教学法在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教学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6年05期
3 宋健楠;;认知隐喻学畛域中情感评价的体验——人际共轭促生理据疏义[J];外语研究;2016年02期
4 李孝英;;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中《黄帝内经》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J];外语学刊;2016年03期
5 刘晓宇;刘永兵;;英汉上下空间概念的隐喻——基于语料库的比较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6 张传奇;;人类智能悖论与中华智谱统整[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7 赵秀凤;李晓巍;;叙事绘本中“愤怒”情绪的多模态转—隐喻表征——认知诗学视角[J];外语教学;2016年01期
8 邵丹;;认知视域下的上下义关系研究——以诗歌英译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期
9 马永田;宋伟奇;;基本隐喻的认知研究——以温度概念结构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10 白景永;;语言体验性视角下高职英语体验教学管窥[J];校园英语;2015年3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永霞;;隐喻:“同质重合选择”和“异质同化选择”——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的研究[J];中国外语;2013年03期
2 孙亚;;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研究[J];外语教学;2012年03期
3 李晓红;卫乃兴;;汉英对应词语单位的语义趋向及语义韵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1期
4 桂永霞;;英语人际功能的语言表现形式[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桂永霞;;英语状语(adjunct)的多功能性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桂永霞;;言语行为与人际功能[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冯德正;;多模态隐喻的构建与分类——系统功能视角[J];外语研究;2011年01期
8 刘世铸;;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9 徐盛桓;;“A是B”的启示——再谈外延内涵传承说[J];中国外语;2010年05期
10 张大群;;评价的组篇功能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语教学;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立新;认知隐喻与翻译[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宗炎;胡壮麟;;关于《认知隐喻学》的对话[J];中国外语;2005年04期
3 郭强;;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关系再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何亚丹;周雀;;从认知隐喻视角解读网络热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高杨;;认知隐喻投射理论中容易误解的几个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张磊;;认知隐喻的社会功能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刘振前;石磊;;认知隐喻在线研究述评:问题及启示[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孟志刚;熊前莉;;中国认知隐喻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9 孙毅;;论认知隐喻学的文化意蕴维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熊学军;;论认知隐喻学:两个“意义”的区分[J];外语学刊;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懿;;《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新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汪云;崔娟娟;;认知隐喻及其判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于云玲;杨一博;;哲学视角中的隐喻——从修辞隐喻到认知隐喻[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英英;“口\嘴”的认知隐喻意义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2 袁媛;平面公益广告表达功能的认知隐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宋黎;经济语篇中的认知隐喻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7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5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