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反事实思维及其表达的乐观主义倾向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学生反事实思维及其表达的乐观主义倾向
更多相关文章: 反事实思维 反事实条件句 前提 结论 归因 乐观主义倾向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反事实思维及其表达(反事实条件句)的有关研究和争论,然后对从大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中整理出的114个反事实条件句,从产出方式(引导与否)、前提性质(加法、减法、替换)、结论性质(上行、下行、持正)和归因偏向(外部、内部)4个维度进行考察,探讨了前提与结论、归因与前提等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文章发现:在自然话语中,学生们主动进行反事实假设的情况较少,也比较困难;并且,在反事实推理的表达中,常常伴有表达低可能性的词语,来谨慎地表达自己对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前提性质与结论性质之相关性的考察,发现大学生反事实思维与表达的乐观主义倾向;通过归因偏向与前提性质之相关性的考察,发现学生们更容易对不作为(没有做某事)进行反事实思维。最后,文章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对反事实思维及其表达的效用和局限进行了讨论。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反事实思维 反事实条件句 前提 结论 归因 乐观主义倾向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编号:12&ZD17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语言认知的神经机制》(编号:2014CB340502)的资助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引言:什么是反事实思维及其语言表达? 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就是把过去实际发生的事件想象成另外一种样子 (to imagine alternative versions of actual events.Roese,1994:805)的心理过程。例如: (1)早知道飞机要延迟起飞,我就坐高铁了。 (2)要是你当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晓建;;可能世界中反事实条件句的逻辑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曾庆福;;论反事实条件句[J];昆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胡怀亮;;反事实条件句与覆盖律则理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06期
4 于蓉;;浅析日语反事实条件句的语用教学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6期
5 秦姗姗;;反事实条件句初探[J];神州;2013年14期
6 陈晓平;科学定律与反事实条件句——兼论“新归纳之谜”[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7期
7 王小溪;;反事实条件句辨析[J];语文学刊;2014年18期
8 房德邻;评“‘假如’史学”[J];近代史研究;2005年03期
9 付瑶;;论古德曼反事实条件句难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10 于蓉;;日语反事实条件句的表现形式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春华;《伤寒论》反事实条件句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舒萌之;反事实条件句逻辑表达及相关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邝玉坤;试探反事实条件句的意义构建[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蓉;关于日语反事实条件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万明;基于预设理论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5 季方舟;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条件句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付瑶;论古德曼反事实条件句难题[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7 冯晶晶;D·刘易斯反事实条件句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倪晓岚;N·古德曼的反事实条件句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76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7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