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级汉语学习者常用程度副词的习得顺序
本文关键词:韩国高级汉语学习者常用程度副词的习得顺序
【摘要】:现代汉语中常用程度副词有19个,通过语法测试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考察了韩国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汉语程度副词的习得情况。我们从不同角度拟出两列汉语程度副词的习得顺序,检验了两列顺序之间的相关性,对比了二者的异同,并将影响学习者程度副词习得顺序的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汉语程度副词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难度等级;二是程度副词所表达意义的清晰度;三是汉韩程度副词在语义和语法规则等方面的相似度;四是汉语程度副词本身的语体色彩和使用的地域范围;五是汉字书写的难易程度。最后,还从开发国别化教材、利用语境等角度提出了针对韩国汉语学习者的程度副词教学对策。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华文学院;
【关键词】: 韩国学习者 汉语程度副词 习得顺序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的副词即为程度副词。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数量不多,属于基本可以列举的封闭类。程度副词在语法功能上的相似性使学习者主要通过其所表达的程度高低来区分不同词语,而忽视了个别程度副词的特殊使用规则。某些程度副词在意义上与其他副词有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蔺璜,郭姝慧;程度副词的特点范围与分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珩;;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时的常见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J];语文学刊;2005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娟娟;外国学生程度副词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翟帆;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的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玲玄;越南学生汉语程度副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齐悦;汉韩程度副词对比研究及韩国学生习得偏误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媛媛;;《说文解字》“心”部字与常用简化汉字对应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高华;;汉语里的“话题问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蒋庆荣;;汉语和日语条件句的对比[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王婷婷;;试论句尾“了”的使用条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于琳琳;;爱V不V句式的句法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高志胜;;现代汉语让步连词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张旭;;程度副词“怪”和“够”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8 张卫东;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岳辉;闫冰;;形容词性成语的语法结构及功能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张立博;;HSK表人双音名词义项引申情况考察[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邢红兵;张旺熹;;现代汉语语法项目的标注及统计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研究"课题组 ;张一清;;《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标准》研制报告[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研究”课题组 ;孙曼均;;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用字的统计与分级[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苏新春;;元语言研究的三种理解及释义型元语言研究评述[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建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疑问句使用情况调查[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劲荣;;内涵、外延与汉语修饰成分的标记隐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徐琳宏;林鸿飞;杨志豪;;基于语义理解的文本倾向性识别机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乔翔;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赵瑞粉;《现代汉语词典》程度副词配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佳;现代汉语特殊结构“V+得+发+X”[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敏;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忠才;从顺应论看反问句的语用功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邬述法;《九章算术》虚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齐富;程度副词再分类试探[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2 脱傲;;程度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语义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顾之民;“不要太A”的特殊表达及其修辞效果[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4 欧阳芙蓉;阳交容;;“程度副词+名词”研究综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朱德琳;从量的角度看程度副词“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陈晖;屠爱萍;;程度副词“太”后面的褒义形容词[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张桂宾;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8 胡云晚;程度副词“非常”的有关偏误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谢建防;;“程度副词+名词”语法结构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刘宁生 ,钱玉莲;“最”的语义指向与“最”字句的蕴含[J];汉语学习;198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勇明;泰国学生汉语定语顺序的偏误分析及其习得顺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叶翔;留学生汉语常用副词偏误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3 周丽萍;程度副词对VP的选择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肖小平;越南留学生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及习得顺序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朴闰柱;现代汉、韩程度副词的比较[D];清华大学;2004年
6 林娟;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7 朴银周;程度范畴的韩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新伟;中韩汉字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尉腊·暾盖;泰国学生汉语多项状语习得过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秋永善;韩汉量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霞;;《论》《孟》《老》《庄》的程度副词及其与明清的比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李群;;“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构式探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万秋;;程度副词“非常”来源浅析[J];文教资料;2009年18期
4 张志莹;;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J];考试周刊;2011年27期
5 田晓荣;渭南方言的程度副词[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6 鲜丽霞;试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J];昌吉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曾晓洁;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1年01期
8 周勤;简阳方言的程度副词“多”、“少”、“多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9 张诒三;《三国志·魏书》程度副词的特点[J];殷都学刊;2001年03期
10 肖奚强;谈程度副词“太_1”和“太_2”[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晓梅;;汉语贬义高义程度副词略说[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2 邱晨;;安阳市区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张颖;;程度副词“很”与“非常”[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赵宏;;日语口语中的程度副词使用特征[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肖惠萍;;“程度副词+名词”的网络流行语言特点及发展趋势[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新云;;浅谈山东方言中的部分程度副词——以西齐方言区作为研究对象[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8 叶斌;;《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传承与创新——以“孔”、“好”互通为例[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吴娟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留学生与本族人汉语程度副词使用情况浅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崔山佳;“全面”只是名词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刘慧英;口语语病的两个语法成因[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5 吴天锡;口语交际时,,怎样巧妙有效地进行会话?[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立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高宁;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共现的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文杰;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氏娴(Huvnh Thi Nhan);汉语越南语形容词程度表示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朴镇秀;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洪敏;泰安话的“很”类程度副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李丽远;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许群爱;“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王晓领;辽西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何亚萍;湖北天门话程度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庆波;卫辉晋语“可”类程度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蔡飞;“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陆苏静;从相似性角度看中介语中的程度副词偏误现象[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齐悦;汉韩程度副词对比研究及韩国学生习得偏误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张海霞;“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9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7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