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副词“颇”的来源及其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24 08:03

  本文关键词:副词“颇”的来源及其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古代汉语 副词 语法化 主观化


【摘要】:本文以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结合,借鉴当代的"语法化"理论和"主观化"理论,对副词"颇"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主要结论如下:(1)范围副词来源于形容词"颇",大约产生于秦代。曾经有过"部分(一些)"、"大多(大部分)"和"约略"等用法。(2)程度副词"颇"是范围副词"颇"主观化并向两极发展的结果,大约产生于西汉。先后有过表示"低度"、"高度"、"甚度"等用法。(3)频率副词"颇"由范围副词"颇"发展而来,大约产生于西汉。最早表示"低频",后来表示"高频"。(4)否定副词来源于表示频率极低因而含有否定意义的频率副词,通行时间约为西汉到南北朝时期。(5)疑问副词"颇"产生于东汉晚期,是否跟上述用法相关,现在还不能确定。
【作者单位】: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古代汉语 副词 语法化 主观化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08JZD0036)资助
【分类号】:H14
【正文快照】: 在汉语史的研究中,副词“颇”的意义和用法是一个令人困惑而又富有诱惑力的课题。以程度副词用法为例,有人(如刘淇,1954:160-163)认为它可以兼表“多(程度深)”义和“少(程度浅)”义;有人(如太田辰夫,2003:252;香坂顺一,1997:167)认为它既不表示“多(程度深或高)”义,也不表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志锋;《太平广记》词义散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02期

2 夏青;“颇”字小议[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3 单育辰;;秦简“g馈弊质鸵錥J];江汉考古;2007年04期

4 曾良;唐宋语词札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5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6 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颇”探微[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方一新;;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总结性成果——以几部断代词语通释和专书语言词典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贺学勤;;X-able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及其语义分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欢雨;;基于评价理论的朝核问题英语新闻报道的态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志红;;《游仙窟》词语札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9 张旭;;程度副词“怪”和“够”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杨丽梅;;论被字句的主观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雅贤;从先秦到西汉程度副词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2 沈家煊;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占龙;;“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5期

2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2期

3 张云秋;王悦婷;;汉语儿童主观化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J];中国语文;2011年05期

4 范振强;;“不由得”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5 黄蓓;;强化之路:主观化抑或去主观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6 陈前瑞;;“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J];中国语文;2005年04期

7 张爱玲;;“看来”的主观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李银美;;语法化与主观化:“起来”和“起去”不对称分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5期

9 陈鸿瑶;吴长安;;“也”字源流考察的主观化视角[J];语文研究;2010年02期

10 李秉震;;“像”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月;;“来着”的词性及语法化、主观化[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逯建;;论经济学的主观化及其历史意义[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章望婧;;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你说”的主观化及相关问题[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石必胜;;专利创造性判断客观化的障碍及对策[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碧;“去意义化”的意义[N];中国摄影报;2012年

2 王冬斌;与人分享不如自己消化[N];中国摄影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杨西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落实[N];宝鸡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振川;现代汉语假设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芬;主观化的功能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3 段丽;汉语系词“是”的主观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邱玲;主观化对句法限制的消解[D];湖南大学;2010年

5 李俐;英汉时间连词的主观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思华;插入语“据说”的语法化与主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乐;“按说”的语法化和主观化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3年

8 黄蓓;形容词衍生之强化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D];西南大学;2009年

9 姜炜;英语进行体向主观化功能的扩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温婧;汉语并列连词的主观化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7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87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