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N个世纪”结构多义性和用法分析
本文关键词:“跨越N个世纪”结构多义性和用法分析
【摘要】:本文从"跨越N个世纪"的多义和使用人手,应用概念化的理论,诠释"跨越"的三种义位——"占据"、"跨界"和"跨段"产生的认知动因。指出"跨越N个世纪"是一形多义和一义多形的综合体,其内部形式和意义之间有独特的双向对应现象且三种义位交叠。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跨越 跨段 跨界 占据 义位 多义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0.引言对于经历了千禧年和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来说,“跨越”、“跨越世纪”、“跨越三个世纪”等语言表达形式的使用陡然增多,也产生了一些表意不明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跨越N个世纪”的多义现象中。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2008)中,“世纪”位列392,“跨”位列2145,“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2 金焱焱;;汉语的“年代”表述法和每世纪前两个“年代”的名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炜;和丹丹;;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跟”及相关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洁;;合肥话派生式“子”缀词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葛婷;;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可替换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黄建清;;时间定位形式在汉英语篇中的组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刘利红;徐佳丽;;语法化的探讨及对外语教学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丁庆刚;;古汉语“及”的语法化演变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姜海艳;;事物,行为,性质三大词类范畴的同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9 闫文文;;也说“好歹”的语法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郭璇;;“恨不得”的词汇化动因与机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成虎;;与语法化平行的音系变化连续统问题[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7 黄劲伟;;说“零(0)”[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8 陈路遥;;现代汉语动态助词“过”的空间认知探索[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9 张琼;;标记词“给”的句法及语用意义研究[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10 朱庆之;;汉语名词和人称代词复数标记的产生与佛经翻译之关系[A];中国语言学报(第十六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6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邹建湘;基于离散性的英语歧义句认知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魏春妮;“一样”结构的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洪武;汉语“动词+时量短语”结构的情状类型和界性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2年02期
2 杨q,
本文编号:1089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8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