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着V着就X”的泛化用法
发布时间:2017-10-30 04:05
本文关键词:“V着V着就X”的泛化用法
更多相关文章: “V着V着就X” 基本用法 泛化用法 作用机制 语用价值
【摘要】: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有它的产生、发展甚至消亡。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需要,本文就网络语言环境中出现的“V着V着就X”的泛化用法为研究对象,它们以“V着V着就X”的基本用法为基础,通过语言演变产生。从讨论“V着V着就X”的基本用法入手,重点讨论其泛化用法的结构形式、语义特征、作用机制和语用价值,试图从形式、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其泛化用法并对产生这种泛化用法的作用机制进行解释。这种泛化用法是在网络时代通过新媒体传播而生长起来的,并且在以往论著里还没有太多的关涉。这不仅可以对“V着V着就X”的泛化用法有一个深层次了解,还对语言和语言应用的发展和丰富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章探讨分析“V着V着就X”的基本格式。了解“V着V着就X”的基本格式的类型,明确前项部分“V着V着”是重叠式,“V”一般限于单音节动词,有少量双音节动词,通常是自主动词。后项部分“X”表示的动作或状态一般由动词充当,也可以是形容词或少量时间名词,往往不限于单音节词语。“V着V着就X”是同一主语或主题的紧缩句。本文将对前项部分和后项部分与先行句或主语或主题的联系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前后项的关系,并对其基本格式的语用价值方面也会有所探讨。第二章针对“V着V着就X”的泛化用法,重点分析其用法的结构形式。考查“V”进入前项部分“V着V着”的来源及使用情况,后项部分“X”在词类上的倾向和特征以及“V着V着就X”泛化用法中的常规句式和最后的总结。第三章着重分析“V着V着就X”泛化用法的语义特征。泛化用法保留了基本格式的语义特征即意外性和不可控性同时更加凸显了反预期性或反认知性。第四章基于对“V着V着就X”泛化用法的结构形式与语义特征的说明,进一步讨论“V着V着就X”泛化用法的作用机制。“V着V着就X”的句法格式通过类推格式义而突破限制达到规则的泛化使用,同时借助模因理论解释其泛化用法在新媒体的传播下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和动机。第五章新兴语言现象的出现,在某一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语言学。“V着V着就X”的泛化用法,有几个推动因素:从语言内部原因上看是语言自身成长和推动的结果,从自身格式观察是语言省力原则、经济原则的体现,从使用群体上来看是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同时本文也会对网络环境和各类标题中的泛化用法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其泛化用法的语用价值。最后是结语部分,在语言动态观的指导下正确看待新兴语言的出现,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V着V着就X” 基本用法 泛化用法 作用机制 语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绪论12-17
- 0.1 以往研究成果回顾12-13
- 0.1.1 “V着V着”重叠句式的研究现状12
- 0.1.2 “V着V着”和先行句以及后续句关系的研究现状12-13
- 0.1.3 “V着V着”与“V着”、“VV”、“V着,V着”比较的研究现状13
- 0.2 本文讨论的问题、基本思路、意义13-16
- 0.2.1 本文讨论的问题13-15
- 0.2.2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15-16
- 0.2.3 本文研究的意义16
- 0.3 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和语料来源16-17
- 0.3.1 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16
- 0.3.2 本文研究所用的语料来源16-17
- 1 “V着V着就X”的基本用法17-25
- 1.1 “V着V着就X”基本用法的类型17-18
- 1.1.1 动作转换17-18
- 1.1.2 状态转换18
- 1.2 “V着V着就X”基本用法的特点分析18-22
- 1.2.1 前项“V着V着”是重叠还是复现18-19
- 1.2.2 前项“V着V着”中“V”的准入条件19-21
- 1.2.3 后项“X”的词类语义制约21-22
- 1.3 “V着V着就X”基本用法的句法关系22-23
- 1.3.1 “V着V着就X”与主语或主题22
- 1.3.2 前项“V着V着”与后项“X”22-23
- 1.4 “V着V着就X”基本用法的语用价值23-25
- 2 “V着V着就X”句式泛化用法的结构形式25-33
- 2.1 “V着V着就X”句式泛化用法的类型25
- 2.2 泛化用法里前项“V着V着”是重叠还是复现25-26
- 2.3 “V着V着就X”泛化用法中“V”的来源26-28
- 2.3.1 来自先行句中动词的语素26-27
- 2.3.2 截取某一动词的语素27-28
- 2.4 “V着V着就X”泛化用法中“X”的词类倾向和特征28-31
- 2.5 “V着V着就X”泛化用法中的常规句式31-33
- 3 “V着V着就X”泛化用法的语义特征33-36
- 3.1 突出反预期性或反认知性33-34
- 3.2 意外性和不可控性34-36
- 4 “V着V着就X”泛化用法作用机制36-41
- 4.1 由基本用法到泛化用法的类推36-39
- 4.1.1 格式与格式义的固定36-37
- 4.1.2 “V”与“X”词类语义的衍生37-39
- 4.2 模因理论在泛化用法形成中的催化作用39-41
- 5 “V着V着就X”泛化用法的语用价值41-46
- 5.1 “V着V着就X”泛化用法的形成与传播原因41-44
- 5.1.1 语言的发展变化41-42
- 5.1.2 语言省力原则、经济原则的体现42-43
- 5.1.3 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43-44
- 5.2 网络语言环境中的泛化用法44
- 5.3 标题中的泛化用法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储泽祥;;语言运用中的“干亲”现象[J];海外华文教育;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16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1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