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的语法功能演变及产生机制
本文关键词:“但”的语法功能演变及产生机制
【摘要】:"但"经历了动词、副词、连词又到副词用法的演变,其意义也由实在的"脱衣"演化为表示抽象空虚的转折和谦敬语气,演变过程中隐喻、语用推理、语境吸收、主观化及交互主观化机制在不同阶段分别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
【正文快照】: 0.引言“但”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转折连词,它在历史上经历了动词、副词、连词又到副词用法的演变。对于“但”的语法演变,学界主要讨论了其副词(郑剑平,2002;张秀清,2005)和连词(太田辰夫,2003:298;于丽娟,2007;史金生、孙慧妍,2010;席嘉,2010:285)用法及来源,并初步勾画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春梅;“但”字小议[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J];福建外语;1998年02期
3 金颖;张春秀;;《敦煌变文集》的“但”[J];古汉语研究;2007年03期
4 史金生;“要不”的语法化——语用机制及相关的形式变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王磊;“但”的词性演变史及其机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于丽娟;;试析条件连词“但”的形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年02期
7 沈家煊;说“不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张秀清;古代汉语“但”类祈使副词使用试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郭志良;;说说“可是”从语气副词向转折连词转化的过程[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2年01期
10 盛新华;“A,但B”的类别及构成方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敏;;“算了”的话语功能及其生成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洪民;;隐喻认知与中西文化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徐宜良;;隐喻、认知与文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翠莲;张红霞;;教学课堂的隐喻化尝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朱成棋;苏建荣;;隐喻传播机制的模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胡建伟;;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郭璇;;“恨不得”的词汇化动因与机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段婷婷;;简述文化在概念隐喻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李晗韫;;古代汉语话语标记“说不得”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10 李素英;;也谈语气副词“其实”的形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夏立新;;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双语词典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姚婷;;衔接语“看起来”的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汪如东;;浅析“不差钱”[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爱萍;明喻和隐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全静;汉语并列式双音时间副词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美;球赛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崔显丽;《清平山堂话本》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冰;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的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泓;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年04期
2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3 金春梅;“但”字小议[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J];福建外语;1998年02期
5 段德森;副词转化为连词浅说[J];古汉语研究;1991年01期
6 魏达纯;“所以”在六本古籍中的演变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8年02期
7 王霞;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李英哲,卢卓群;汉语连词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9 郭继懋;“怎么”的语法意义及“方式”“原因”和“情状”的关系[J];汉语学习;2001年06期
10 王岩;;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和“就是”[J];汉语学习;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崇峰;魏晋南北朝佛教文献连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占龙;;“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5期
2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2期
3 张云秋;王悦婷;;汉语儿童主观化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J];中国语文;2011年05期
4 范振强;;“不由得”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5 黄蓓;;强化之路:主观化抑或去主观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6 陈前瑞;;“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J];中国语文;2005年04期
7 张爱玲;;“看来”的主观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李银美;;语法化与主观化:“起来”和“起去”不对称分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5期
9 陈鸿瑶;吴长安;;“也”字源流考察的主观化视角[J];语文研究;2010年02期
10 李秉震;;“像”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月;;“来着”的词性及语法化、主观化[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章望婧;;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你说”的主观化及相关问题[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振川;现代汉语假设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秀芬;主观化的功能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段丽;汉语系词“是”的主观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邱玲;主观化对句法限制的消解[D];湖南大学;2010年
5 郭思华;插入语“据说”的语法化与主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俐;英汉时间连词的主观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余乐;“按说”的语法化和主观化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3年
8 黄蓓;形容词衍生之强化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D];西南大学;2009年
9 温婧;汉语并列连词的主观化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李惠静;“说来”的多角度考察[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63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6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