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先秦“德”义新解

发布时间:2017-11-17 02:14

  本文关键词:先秦“德”义新解


  更多相关文章: 先秦 “方” 能力 政治控驭能力


【摘要】:"德"是先秦时期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范畴。关于"德"的含义历来解释甚多。本文在梳理了对先秦之"德"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德"的造字本义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德"观念源于上古人们的"能力"崇拜,"德"字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于一种特殊"能力":"政治控驭能力"的需要。"德"之初义就是"政治控驭能力"和"权威影响力"。从德的字形结构、音韵训诂和文献用例等方面可以证明德字是古代君王通过"巡省"方式树立自己的权威影响力的反映。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H131
【正文快照】: “德”在先秦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范畴,其意义内涵也极其丰富和复杂。对于“德”字的含义,前人已经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有通过音韵训诂和字形释读的方式分析“德”之义的;有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推绎德之义的;有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文献用例来研究德之义的。这些研究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伯雄;;先秦“敬”德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2 斯维至;关于德字的形义问题——答何新同志[J];人文杂志;1983年05期

3 王德培;《书》传求是札记(上)[J];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04期

4 何新;再辨“德”[J];人文杂志;1985年01期

5 刘桓;殷代“德方”说[J];中国史研究;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张道升;试析汉字婚俗现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盛险峰;;论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道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陈睿;;春秋时期的媵嫁婚及其中的女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刘洋;;从甲骨文看商代的田间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7 林荣;;先秦时期旗的起源与演变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8 程瑶;胡灿明;;释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赵征;;甲骨文中的会意字所展示的社会状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黄丹华;;“黄”字源流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4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94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2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