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闽南方言声调系统动态比较
本文关键词:闽台闽南方言声调系统动态比较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闽台闽南方言声调动态变异的现象及其产生变异的原因。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闽台闽南方言声调系统研究所采用的语料;二、闽台闽南方言声调系统差异问题的提出;三、闽台闽南方言声调变异与词汇扩散理论;四、台湾闽南方言声调产生变异的原因。最后的结论是,台湾闽南方言声调正朝着"漳泉滥"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动态比较研究》(编号:10ZD&128)的资助
【分类号】:H177.2
【正文快照】: -闽台闽南方言声调系统研究所采用的语料 本文选择大陆闽南方言发源地3个主干方言点泉州、漳州、厦门及台湾6个方言代表点台北(偏泉腔)、鹿港(偏泉腔)、宜兰(偏漳腔)、台中(偏漳腔)、高雄(混合腔)、台南(混合腔)的声调系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现代大陆泉州腔声调不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宇焓;;“开发”是闽南方言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9期
2 康月惠;;探析闽南方言文化的保护[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陈燕玲;林华东;;闽南方言的现状与未来[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4 张嘉星;;闽南方言秋谚[J];闽台文化交流;2011年03期
5 张嘉星;;闽南方言春谚[J];闽台文化交流;2012年01期
6 李如龙;;闽南方言的“相”和“厮”[J];方言;1989年04期
7 林华东;;闽南方言的形成及其源与流[J];中国语文;2001年05期
8 王建设;闽南方言四种研究成果述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张嘉星;印尼、新、马闽南方言文献述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洪振天;;试谈闽南方言中词的重迭[J];东南传播;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嘉星;;西洋传教士闽南方言研究述略[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马重奇;;专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内容简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嘉星;;新、马、泰闽南方言文献知见录[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外来文化[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朱双一;;闽南方言在台湾文学中的应用[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四卷][C];2011年
6 周长楫;;略说闽南方言——兼说闽南文化[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7 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国学素养[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郭锦飙;;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议略[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张嘉星;;西方传教士与闽南方言辞书[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吕良弼;;闽南方言生态环境探析——以石狮市为例[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燕芬 邓娜;拯救闽南方言童谣[N];闽南日报;2007年
2 李竹深;闽南方言用字之我见[N];闽南日报;2008年
3 林华东;闽南方言的流播与闽台文化认同[N];光明日报;2010年
4 周长楫 厦门大学;闽南方言:记录闽南文化的符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李竹深;蝙蝠[N];闽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郑娜;闽南方言:闽南文化之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李竹深;幝〖TPMNRB20090727B02200BT〗〖TPMNRB20090727B02201BT〗[N];闽南日报;2009年
8 董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导);瑕不掩瑜的优秀辞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陆俭明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极富创新性的方言词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晓萍;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所撰福建闽南方言文献语音和词汇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力兰;闽南方言用字初探[D];暨南大学;2001年
2 刘丽霞;泉州地区闽南方言连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静芬;闽南方言的历史比较及语音构拟[D];北京大学;2013年
4 张晓琪;闽东霞浦县闽南方言岛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梁宁;闽台闽南方言音系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郑芸;粤北的一个闽南方言岛——韶关市仁化县长沙背话[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7 陶佳;江苏宜兴丁蜀镇上坝村闽南方言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宋婕妤;赣南闽南方言安平话语音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黄美华;闽南方言声母历史层次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10 林艳;平潭闽南方言岛亲属称谓排行[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4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9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