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小学生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以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为例
本文关键词:台湾中小学生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以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为例
【摘要】:台湾人口由多元的文化族群构成,自"国语运动"推行以来,国语渐渐地取代族群母语,成为各族群普遍使用的通行语。通过调查台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的中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观察到不同世代与区域的学生的语言转移速度存有差异。晚于闽、客、原住民等族群定居台湾的新住民,其总人口已与原住民相当,成为不容忽视的新兴族群。本次调查可以较清晰地了解各族群的中小学生对语言的态度、族群认同、价值观等取向。
【作者单位】: 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基金】: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团队(廖湘美、李淑萍、林素卉、庄斐乔)参加厦门大学苏新春教授主持的哲社科繁荣计划“海峡两岸学生语言使用状况调查”“两岸中小学生语言学习与语言能力关系调查”暨“台湾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及语言能力培养的启示”(国家语委,WT125-50)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635.5;H136
【正文快照】: 一前言台湾多元族群社会的形成,与外来移民直接相关。早在汉人入住台湾以前,原住民以狩猎、农耕方式过着朴实简单的生活。郑成功率军来台后,汉人开始在此扎根,汉族移民以福建厦门一带的闽南人士居多。清代末年,清政府开放几个海港,引发了第二波汉人移民潮,移民以闽南(包括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真华;;从广州年轻人的语言态度看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2 安成山;;新疆锡伯族语言态度探析——城市锡伯族语言使用状况[J];满语研究;2009年01期
3 赵燕;;近二十年来国内语言态度研究考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5期
4 韩艳梅;;广州小学生的语言态度及其身份认同论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甘丽华;;基于佛山大学生对相关语言态度情况的调查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许琛;;试论90后大学生对校园流行语的语言态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7 周国炎;欧阳华倩;余筱凤;;贵州从江县两个民族村寨的语言态度对比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刘莉芳;;语言环境对青少年语言态度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龙惠珠;从职业背境看语言态度的分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1期
10 陈君楣;连榕;;菲律宾华校学生中、英、菲语言态度的比较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林娟;战菊;;中国大学生英语语言态度的个案研究(英文)[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年第2期)[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俊英;普通话获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额尔敦图雅;城市蒙古人语言态度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君;语言态度的社会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静;译者的语言态度与翻译策略[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倩;青岛年轻人语言态度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欧小艳;衡阳县中湖村农民工语言态度考察[D];湘潭大学;2009年
5 曹琴;东莞市工业区外来人口语言态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唐叶;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程刚;广西语言态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8 夏微;西双版纳地区民族中学生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韩晓芳;运用语言态度理论对品牌翻译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艳;教师语言态度的二维主观反应测试[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0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00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