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学与吐鲁番文献的整理
本文关键词:语言文字学与吐鲁番文献的整理
【摘要】:文献整理是文献研究、文献传承的基础,在文献整理过程中,语言文字学又是第一道功夫,重视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文献学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吐鲁番文献的整理中,学者们往往有忽略语言文字学重要性的倾向,从而导致吐鲁番文献的郢书燕说。文章从十个方面,论述语言文字学在吐鲁番文献整理中的重要作用,这十个方面是:明术语、明俗体、明通假、明符号、明古语、明名物、明方言、明语法、明修辞、明古义。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所;
【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敦煌吐鲁番汉文献之粟特史料校注及研究”(1462)
【分类号】:G256;H12
【正文快照】: 清代学者陈澧指出:“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1]这里的“训诂”,就是语言文字学。 语言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产生古今语和方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镜鹏;让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从“空中楼阁”里放飞——评聂鸿音先生的“资格”论[J];汉字文化;2000年04期
2 朱瑞平;当代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读许嘉璐新著《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4期
3 王庆;;《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J];中国科技术语;2010年04期
4 王宁;;我与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J];中国教师;2013年19期
5 周仲远;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的开创之作──读《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J];文教资料;2000年02期
6 张涛;经学与汉代语言文字学的发展[J];文史哲;2001年05期
7 岑运强,程玉合;科学辨伪没有局外人——读《语言文字学辨伪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徐复;《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序[J];文教资料;1996年05期
9 李美霞;;一部正本清源的学术著作——评《语言文字学辨伪集》[J];学术界;2006年05期
10 周宝宏;中国语言文字学应回到“小学”[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毛梦溪;创建中国化的汉语语言文字学[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曹之;打开中国语言文字学宝库的金钥匙[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薛倩;王宁:推动传统语言文字学与现代接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倪墨炎;章太炎的弟子与文字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本文编号:1206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0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