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蒙古贞蒙古文对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08:23

  本文关键词:蒙古贞蒙古文对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蒙古文对联 民族文化 语言文化


【摘要】:本文是在认定对联是文学形式的一种,是语言文化表达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学与文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写作的,同时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蒙古贞地区独具特色的蒙古文对联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对蒙古贞蒙古文对联的研究,试图说明对联作为文学样式的一种是蒙古民族文化表现的一个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而对联语言的使用也直接的表现出其具有的浓郁民族语言文化特色,语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蒙古贞蒙古文对联的意义所在。民族语言的表达模式和话语方式都是民族思想观念、审美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体现,文学的本质是为社会所用,因此对联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蒙古贞蒙古文对联的产生与演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表明蒙古贞蒙古文对联的产生是植根于蒙古民族优秀文化中,是对蒙古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蒙古文对联产生于蒙古文学形成的萌芽时期,民族文化基因是对联产生的文化本源,蒙古贞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地理位置为蒙古文对联的演变提供了条件,演变后的蒙古贞蒙古文对联是集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于一身的文学样式。第二章是对联的特色研究。从对联的内容、语言和结构三方面切入,对蒙古贞蒙古文对联的文化特色、语言特色和结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作为特定地区的特殊产物,蒙古贞蒙古文对联既有草原文化的影子又有农耕文明的印记,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完美结合。第三章就对联的意义进行阐述。主要从对联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三方面进行研究说明,对联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对联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民风民俗的展示和民族认同感的构建。而对联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对联对个人层面的教育意义和对集体的团结合作的教育意义。本文通过对联的产生、发展和特色研究,说明蒙古贞蒙古文对联的独特性,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同时又反作用于文化,是蒙古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分支。挖掘对联深层次的内涵和文化底蕴,为对联今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2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沙宝;蒙古文网络信息技术处理的对策[J];民族语文;2002年06期

2 白云莉;;蒙古文整词输入法的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哈森其木格;;《蒙古文论发展概论》评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乌日娜;;清代蒙古文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概况[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5 包力高;;蒙古文[J];民族语文;1980年02期

6 黄时鉴;;罗依果著《孝经的古蒙古文译本》简介[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4年02期

7 斯钦朝克图;;蒙古文信息处理已进入标准化[J];民族语文;1986年05期

8 吴肃民;关照宏;;蒙古文古籍种种[J];中国民族;1987年05期

9 昂如布;包力高;;关于改进蒙古文的探讨[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01期

10 双福;;我国回鹘式蒙古文研究评述[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艳花;图格木勒;;多字体印刷蒙古文识别后处理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吉仁尼格;;蒙古文同形词的统计法[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呼斯勒;六月;斯日古楞;;浅谈蒙古文通用编辑器几点基本规范[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道布;;回鹘式蒙古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

5 道布;;回鹘式蒙古文研究概况[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6 白双成;胡其图;木仁;;蒙古文音节切分算法实现及其应用[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孟和吉雅;白音门德;敖其尔;田会利;;蒙古文语音合成技术研究[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孟和吉雅;敖其尔;巩政;;蒙古文网页制作技术分析[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确精扎布;;蒙古文编码国际标准通过以后研制的几种蒙古文录入系统比较[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宝金良;;蒙古文文本标点符号及其属性字段设置[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吉儒木图;手机可以使用蒙古文了[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解太荣;《蒙古秘史》回鹘体蒙古文复原项目完成[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3 孟克;如何打破蒙古文图书产销两难的困境[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记者 阿斯钢;蒙古国总统签命令推广回鹘式蒙古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记者 苏布达;全盟首届蒙古文图书节落幕[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2年

6 陈岗龙 (蒙古族);蒙古文文学翻译的两个问题[N];文艺报;2013年

7 金坛;蒙古文:描绘大自然的千姿百态[N];中国民族报;2014年

8 阿勒得尔图;沙日布却玛:用回鹘体蒙古文还原《蒙古秘史》[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记者 张文强;蒙古文图书农牧民阅读大接力活动启动[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徐恒泰;要全力抓好蒙古文教学资源建设[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苏向东;基于深度学习和知识策略的蒙古文古籍识别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淑琴;蒙古文同形词知识库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达古拉;《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语言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魏宏喜;蒙古文古籍图像检索技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通拉嘎;基于蒙古文语料库的人名自动识别[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莎日娜;乌兰巴托版蒙古文译本《今古奇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王桂荣;蒙古文字结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普日布苏荣;蒙古语语料库建设的有关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高娃;蒙古文停用词和英文停用词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常红梅;衮布扎布语言论著中的蒙古文阿里嘎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刘璐;面向蒙古文增量g┱沟男畔⒓焖骷际跹芯縖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李坤;蒙古文网络热点词提取算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王洪伟;基于规则和统计的西里尔与传统蒙古文相互转换方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张畔;蒙古文搜索引擎基本方法的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额宝乐尔;蒙古文古籍装帧设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包彩霞;17世纪蒙古文历史文学叙述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翟倩倩;东三省蒙古语媒介现状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红梅;蒙古文《甘珠尔》目录中的佛教名词术语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14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14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