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孤抄本《辨音纂要》正读声调考
本文关键词:明孤抄本《辨音纂要》正读声调考
【摘要】:《辨音纂要》是明代的孤抄本韵书,共收录7909条韵字,属于多重音系叠加性质的韵书,其所引音韵文献是汉语音韵学史上的稀有资料,在语言学及文献学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理清《辨音纂要》正读的语音系统对研究这部孤抄本韵书的性质意义重大。通过对原书正读语音系统的细致梳理,考察出《辨音纂要》正读的声调系统为平上去入四声格局,平声不分阴阳,入声三尾井然,浊上开始变为去声。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YY098)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87) 长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204号)
【分类号】:H114
【正文快照】: 《辨音纂要》(1622-1624),1是明代非常重要的孤抄本韵书,作者不详。全书一函四册,各以“元、亨、利、贞”命名,开篇为“序”,残缺,无时间和作者,另列《七十五字分属五音图》、《黄钟七十五音应节候说》、《三十六字母》、《重复交互音》、《辨音纂要目录》上下卷和《辨音连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邸宏香;;明抄本《辨音纂要·序》及其相关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君花;《资治通鉴音注》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力;;黄佐近体诗用韵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彭建国;湘语果摄字的历史层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蒋雯;;从《兵要望江南》的押韵特征看作者所属时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李慧敏;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李文静;杨超;;从“我”说起——四川话■声母来源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徐麟;《太素》灵溪精舍抄本校勘价值举隅[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史艳锋;;孟州方言中的入声[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周政;;陕南方言的标准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曹强;王玉鼎;;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梁春胜;曹植集校读札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平忠;;中古以O啛R音由}0廔洪的雕散式音燮[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易敏;怡梦;李佳颖;;关于儿化词语认知与语感的调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芬;;普通话零声母w音[v]读地域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永安;;汉藏语系语言诗歌押韵情况简析[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蒙古勒呼;;蒙古文文献中“古英(güyeng)”称号考释[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6 曹oT;;敦煌遗书笺注本《切二》研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一辑)[C];2013年
7 黄小明;熊子瑜;;基于古音系统的汉语方言语音合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8 金洋;;唐三大女诗人用韵考[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2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怓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韦名应;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艳华;《四声通解》今俗音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静;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熊瑜;赣剧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詹纯;吉安采茶戏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谢建娘;王植《韵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一鸣;《字学指南》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曾燕霞;试论高本汉《汉文典》的上古声母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新第;近百年来元代汉语共同语语音研究述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黎新第;南方系官话方言的提出及其在宋元时期的语音特点[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3 张玉来;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构成特点及其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0年02期
4 蒋冀骋;朱熹反切音系中已有舌尖前高元音说质疑[J];古汉语研究;2001年04期
5 黄易青;论上古喉牙音向齿头音的演变及古明母音质——兼与梅祖麟教授商榷[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6 蒋希文;;整理反切的方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蒋冀骋;论《中原音韵》中知照庄三系的分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6期
8 朱声琦;百音之极,必归喉牙[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朱声琦;从汉字的谐声系统看喉牙声转——兼评“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张玉来;论近代汉语官话韵书音系的复杂性[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璞;佛经“乐”字辨音[J];汉字文化;2002年02期
2 王余亮 ,邓明;利用辨音声符区别前后鼻音[J];晋中师专学报;1983年01期
3 钱仁平;不同音区不同方位最小可辨音差量变化规律的计算机求证[J];中国音乐学;1994年04期
4 邓明;声符辨音效能新探[J];晋中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5 赵冬婷;;多音字辨音五法[J];文学教育(下);2011年06期
6 ;港澳台消息[J];语文建设;1986年06期
7 邸宏香;;明抄本《辨音纂要》唇音考[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8 邸宏香;;明抄本《辨音纂要·序》及其相关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9 葛玲芬;;做做看——英语单词辨音[J];英语知识;1987年02期
10 章明寿;;地名用字辨音[J];文史知识;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邸宏香;《辨音纂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程冰;英语学习中的辨音与发音关系及语音训练新方法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8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1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