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我国跨境语言发展与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05:02

  本文关键词:我国跨境语言发展与安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跨境语言 语言价值 语言安全


【摘要】:我国跨境语言数量多、地域分布较为复杂,存在同族不同语、同语不同文等复杂性,对我国跨境语言现状及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人口数量、家庭内部语言地位、双语发展情况等7个方面的因素,提出在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中,有必要根据跨境语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语言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从而保证语言外部和内部发展的安全,保持语言生态平衡。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中缅跨境民族语言文字境外生活状况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4
【正文快照】: 一、跨境语言概念跨境语言又称“跨国语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之一,是同一民族语言分布在不同国家的语言变体。从狭义而言,跨境语言是地理上接壤的跨两地语言;从广义而言,跨境语言无论是否接壤,但为同一民族语言。[1]跨境语言的产生有较多原因,有的是因战乱迁徙后定居在另一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俊彪;族群认同的血缘性重建——以海村京族人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2 戴庆厦;乔翔;邓凤民;;论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张宁;;克木语使用状况调查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黄行;许峰;;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语言的语言规划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4年02期

5 周庆生;;中国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类型[J];文化学刊;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阿达来提;中国乌孜别克族语言使用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毅;;通古斯语支跨境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展望[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2 李欣;屈王静;;试论跨境语言与语言接触的关系——兼评赵杰先生的《丝绸之路语言研究》[J];北方语言论丛;2012年00期

3 戴庆厦;和智利;杨露;;论边境地区的语言生活——芒海镇吕英村语言生活个案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4期

4 向晶;;族群认同的构建因素——基于对鹤峰县平山村的调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莉;;民族认同研究综述[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李春风;;跨境克木人母语使用情况对比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陈锋;;京族传统翁村制村民自治的现代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8 原一川;胡德映;冯智文;李鹏;尚云;原源;;云南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态度实证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9 冯广艺;李庆福;;黎语生态研究的基本构想[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袁善来;康忠德;;中越跨境语言与边疆安全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建新;柴可;;族群认同的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的双重视野[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何冬梅;泰语构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潘汁;民族国家语境下的认同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4 唐胡浩;社会变迁中的民族认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5 陈杏梅;桂北船上人同姓婚姻习俗的考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贺;延吉市朝鲜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7 刘玉芳;京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珂;民国以来京族海洋渔捞习俗变迁及其文化蕴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爱萍;中越边境跨界京族的民间交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菲;试析20世纪西方族群认同理论在中国民族研究领域的应用[D];延边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仕国;牧区乌孜别克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对新疆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乡的民族社会学调查[J];昌吉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沈晋;苏联民族语言问题的历史与现时[J];苏联东欧问题;1991年06期

3 刘有安;;乌兹别克人的迁徙及其社会文化变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黄兴球;;老挝、泰国跨境民族形成模式及跨境特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徐世璇;;濒危的语言[J];百科知识;2008年11期

10 谭莉莉 ,王晓珠;大南沟的乌孜别克族[J];今日民族;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俊军;;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评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述评[J];现代外语;2006年02期

2 范俊军;宫齐;胡鸿雁;;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J];民族语文;2006年03期

3 罗芳春;;语言濒危现象:文化生态学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徐雪林;;语言濒危小议[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5 王烈琴;;语言濒危与语言维护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卡米力江·阿不都克力木;;论语言濒危原因的几点思考[J];前沿;2012年24期

7 陈赛;;当语言死亡时,我们失去了什么?[J];晚报文萃;2009年22期

8 刘宝俊;;论语言的濒危和消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瞿继勇;;语言濒危的生态学观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尹洪山;;语言濒危现象的生态学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剑;;语言立法与小语种语言保护:一个语言经济学的模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慧;中国几十种语言濒危[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奇云;“语言生态”拉响“红色警报”[N];中国审计报;2003年

3 吴利琴;语言的“空间偏向”和语言生态[N];光明日报;2007年

4 记者 林小春;全球语言平均每月消失两种[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丁崇明;别关上文明与智慧的大门[N];人民日报;2011年

6 冗石;《濒危语言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熊彦清邋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李宇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段晴;多元文明碰撞中语言的流变、认同与保护[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刘志基;用数字化救护濒危语种[N];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欧飒;行将消失的语言[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10 记者 崔悦 李景卫 廖政军 张e,

本文编号:1224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24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