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求之不得”的词汇化及语义演变

发布时间:2017-11-25 13:05

  本文关键词:“求之不得”的词汇化及语义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求之不得” 词汇化 行域 知域 言域 流俗词源


【摘要】:文章对"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考察表明,其在现代汉语的基本义中不包含"得到了"这层意思。"求之不得"先后发展出"行域""知域""言域"三域的用法,其语义演变的机制为转喻引申,属于正常的语义演变,不属于流俗词源。"行域"与"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知域"和"言域"一起,与"非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4YJC740083) 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 WYB020) 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YJ010001)资助
【分类号】:H136.1
【正文快照】: 1引言语义演变,特别是有规律的语义演变,通常是以转喻为基础的渐变。转喻的主要特点是相邻性(contiguity),一个词在由A义演变出B义的过程中,一般总是可以找出一个既有A义又有B义的中间阶段。例如,具体手部动作动词“把”经由“醉把茱萸仔细看”中这个动词/介词两可的中间阶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颖;从部分成语看“流俗词源”[J];成都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3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中国语文;1998年02期

4 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年03期

5 肖治野;沈家煊;;“了_2”的行、知、言三域[J];中国语文;2009年06期

6 沈家煊;;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J];中国语文;2010年05期

7 张宝胜;;也说“了_2”的行、知、言三域[J];中国语文;2011年05期

8 沈家煊;;“零句”和“流水句”——为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J];中国语文;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刘开骅;;选择问句疑问语气词脱落的历时轨迹与内在动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袁卫华;;《五灯会元》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陈勇;名词谓语句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陈维友;蔡文娟;;韵律对英语诅咒插入语和汉语离合词表达的制约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3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相明;雍和明;;题元理论与英汉词典动词句法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田野;;北京话强调焦点句音量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宗政;200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秋忠;;《语气与情态》评介[J];国外语言学;1989年04期

2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3 张和友;邓思颖;;与空语类相关的特异型“是”字句的句法、语义[J];当代语言学;2010年01期

4 郑敏惠;;福州方言“有+VP”句式的语义和语用功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田泉;“是”、“的”合用及单用非句法功能初探[J];汉语学习;1996年05期

6 朱冠明;汉语单音情态动词语义发展的机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李佐丰;;试谈《左传》“日有食之”中的“有”[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8 朱德熙;;句子和主语——印欧语影响现代书面汉语和汉语句法分析的一个实例[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3期

9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10 袁毓林;李湘;曹宏;王健;;“有”字句的情景语义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挺;马金山;李生;;基于词汇支配度的汉语依存分析模型[J];软件学报;2006年09期

2 李宗江;;去词汇化:“结婚”和“洗澡”由词返语[J];语言研究;2006年04期

3 徐时仪;;“一味”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考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6期

4 邵敬敏;;说“V一把”中V的泛化与“一把”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7年01期

5 盛银花;;“还有”的连接功能及其词汇化[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6 鲁克伟;韦汉;;死喻形成的多维考察——隐喻是如何被词汇化的[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刘红妮;;“一+N”的词汇化与语法化——以“一概”的个案研究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刘红妮;;“一律”与“一概”的词汇化、语法化比较初探[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雅;张建伟;;词汇的价值观念框架下的认知模式探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董祥冬;;“V+有”的词汇化进程[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向征;曾红玲;刘思耘;;汉语不同结构惯用语的听觉词汇化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岩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汉语更接近“卫星框架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应真箭;二语词汇学习软件中的词聚合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元;汉英视觉词汇认知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潘明霞;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晓然;双音短语的词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品;人称系统中词汇与语法的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陈宝勤;汉语词汇的生成与演化[D];四川大学;2004年

10 蔡永强;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玲玲;“V不得”的词汇化及其例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范宁;“何X”的词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明友;“V不得”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4 崔贵兵;“V不C”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5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红云;“然+X”词语的词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沈中平;时间词“X前/后”词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珂;汉语非短语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刘灵敏;否定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俞琳;英汉“自我施事”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6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26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