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构式对词项主观性的压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02:04

  本文关键词:构式对词项主观性的压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构式 构式压制 词项 主客观性特征


【摘要】:本文应用构式压制理论对句法结构与词项主客观性特征冲突的现象进行剖析,提出构式对词项主客观性特征的压制在句法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即构式可以强制词项产生与构式整体相一致的主客观性特征。本研究根据词项在句法范畴中的分类情况,对构式压制不同类别词项主观性的现象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认知的无意识性原则和认知凸显理论对具体的压制过程进行了解读。构式压制理论在词项主客观性特征分析中的应用为语言主观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增强了构式压制理论的解释力。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1.引言构式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体系,强调构式的整体性和构式自身的意义。构式语法提出“构式压制观”(本文称之为“构式压制理论”),即:如果一个词项在语义上与其形态句法环境不兼容,词项的意义就当遵守其所嵌入的结构的意义(Michaelis 2003,2004,2005)。构式压制理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成如;杨才元;;构式对词项压制的探索[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2 宋协毅;论日语主观性形容词的客观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宏;刘萍;;谈时间的非空间认知——关于时间的语言学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郭艳红;;“谅+NP+VP”构式的多维考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杨昆;;英语频度副词ALWAYS主观性嬗变的历时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张雪梅;;“哪门子”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刘玉梅;;缩略词语形成的动因及认知限制条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杜玲莉;;论日语感情形容词句中存在人称限制的原因[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8期

7 钟书能;;构式的催化效应[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8 张娟;;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J];汉语学习;2013年02期

9 邓敏慧;;从构式语法看汉语非受事动宾结构形成机制[J];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吴怀成;;构式强制与“感到+X”构式[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游玉祥;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夏军;“很+含数量补语VP”成立条件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6 李国宏;基于主观性理论的汉语镜像成分句法和语义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于秀金;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黄曼;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琦;汉语单宾语构式承继网络探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徐银;构式语法路向的汉英形容词[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汉语新构式“N被X”的认知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云;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限定构式的习得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石勇;“X嘛?”构式分析:构式与词汇的互动压制模型[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张祥;基于EEC模型的“MV-Around”构式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马应聪;英语现在完成进行体构式的多重互动压传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刘靖;现代汉语“AA de”构式的认知语用考察[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杨丽娟;英语与格构式的双向压制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肖凤;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与格构式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9 贾伯鑫;新兼语构式“让x飞”的多重压制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10 王春杰;新被字构式的认知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盛恒;;主持人话语[J];外语学刊;2008年03期

2 徐盛桓;;相邻关系视角下的双及物句再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春林;;语言和词项、概念[J];学术月刊;1992年10期

2 吴华珍;试析概念的语词形式—词项——兼谈词项与语词的关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3 时明德,田心军;概念·语词·词项[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董成如;杨才元;;构式对词项压制的探索[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5 成军;文旭;;词项的概念指向性——陈述与指称的语义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6期

6 李先q;;谈谈词项的内涵和外延[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6年06期

7 汪腊萍;;词项搭配的定量分析方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陈宗明;;词项的逻辑——语言逻辑漫活之二[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6年04期

9 张建理;词的模糊性、概括性和特指性再研讨[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何向东,吕进;关于词项和概念的辨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锦云;;普通逻辑中的概念应改为词项[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李永铭;;普通逻辑三问[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锡彭;汉语中的韵律词[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成军;论词项的概念指向性[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丽英;词项装配与合并的最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李翠英;搭配的动态观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博影;从词项逻辑的角度判断“张之江命题”的真伪[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洪欢;基于词重要性的信息检索图模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尹浩传;基于词项依赖信息的中文信息检索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罗杨;英汉身体部位词项语义引申的认知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260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60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