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三重视角”下的隐喻分析范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12 12:08

  本文关键词:“三重视角”下的隐喻分析范式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隐喻 分析 三重视角 范式


【摘要】:当前隐喻研究逐渐由理论层面转向分析层面,但是缺乏相关方法论的探讨。本文在讨论隐喻本质的基础上,将"三重视角"概念引入隐喻分析,尝试厘清其维度和流程,建立隐喻分析范式。隐喻本质包含认知、语言和社会三方面的属性,相应地隐喻分析应区分三个角度,关注七个维度:1)"从自身"的角度探讨隐喻的认知属性,构建"隐喻网络"和"隐喻场景/故事";2)"从下面"的角度阐释隐喻的语言属性,分析"隐喻丛"、"隐喻构式"和"隐喻密度";3)"从上面"的角度讨论隐喻的社会属性,揭示"隐喻使用者身份"和"隐喻功能"。隐喻分析可以按照"从下面"的角度到"从自身"的角度再到"从上面"的角度的大体流程,结合研究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进行。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新及物性模式下的隐喻研究”(项目编号:13WYC03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三重视角’下的英语构式隐喻研究”(项目编号:FRF-BR-14-026A)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1.引言隐喻研究可以区分两个层面:理论层面(theory lev-el)和处理层面(processing level)。前者注重隐喻理论框架的建构,探讨隐喻的界定和分类,而后者关注隐喻的具体描述和分析,阐释隐喻在语篇中的使用(Cameron1999:7)。纵观隐喻研究的发展,20世纪80、90年代以前,隐喻研究以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民青;论意识的三重关系[J];东岳论丛;1987年02期

2 辰光;;读书的三重境界[J];才智(才情斋);2007年11期

3 邓亮;;我跑步的三重境界[J];中国研究生;2013年11期

4 廖久明;;从高长虹作品看其三重人格[J];郑州师范教育;2012年01期

5 申振;;论志愿者的三重境界[J];黑龙江史志;2013年19期

6 黑豆梨;;闺蜜讲话的三重境界[J];意林(原创版);2013年09期

7 黑豆梨;;闺蜜讲话的三重境界[J];中外文摘;2013年21期

8 张宝贵;美与生活的三重陷井[J];民族艺术;1997年04期

9 徐笑一;论巴依阔夫《大王》的三重境界[J];俄罗斯文艺;2004年02期

10 张丽青;;略论《三重祈祷》的悲剧色彩[J];语文学刊;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瑛;;体育课程微观“三重结构”理论依据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盛维勇;;关于“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细化、延伸及督察[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3 雷龙乾;;发展本体论——论中国当代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实践的三重历史目标[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陈鹏;李启彭;;一例具有三重螺旋的三维铽-羧酸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俊;聚焦重点全力突破 加快推进“三重”工作[N];盐阜大众报;2014年

2 张玉胜;“当官就为捞两个”的三重警示[N];中国社会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黄观平 通讯员 陈盛邦;市领导挂帅督导168个“三重”项目[N];东莞日报;2012年

4 高恒 王晓东;白城经开公安十项措施服务“三重一小”[N];北方法制报;2012年

5 李俊雄;今天的“三重”建设是明天的发展后劲[N];东莞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王永群;“火车经济”难以为继 蚌埠“三重”赶超[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7 陈和洲;全市52项“三重”重大项目稳步实施[N];盐阜大众报;2013年

8 刘根生;南站拆迁骗房案的三重警示[N];南京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王立凤;塘厦“三重”建设取得成效[N];东莞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王立凤 李健武;力争“三重”项目尽快发挥效益[N];东莞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海燕;化学用语学习中的“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颖辉;从三重理性看良法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82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82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e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