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语法分析中语法分析树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反语法分析中语法分析树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分析树 反语法分析 树的修补 语法制导定义
【摘要】:针对现存反语法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不甚精确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反语法分析方法.与直接从抽象语法树构建出文本的传统方法相比,加入了构建语法分析树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反语法分析的精度,并且,为其他需要从抽象语法树生成语法分析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BASICS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472240,91318301)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语法分析树(Parse Tree),简称分析树,又称具体语法树(Concrete Syntax Tree),是编译过程中源代码的中间表示形式之一,通常以BNF(Backus-Naur Form)表示的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Grammar)为依据从源代码推导而来[1].分析树除了应用在传统的编译过程中,近期也开始出现在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庆厦;;语法比较的几点思考[J];语言与翻译;2006年01期
2 张功耀;;关于语法的哲学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杨蕙;;论语法分析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作用[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高更生;文章语法分析的意义和内容[J];东岳论丛;1985年06期
5 窦融久;对语法病句的研究要有新进展——关于语法病句的若干考察与思考之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6 赵宗鸿;语法教学例谈[J];语文建设;1995年09期
7 唐丽;;对“不得不”的语法分析[J];现代语文;2006年11期
8 贺义荣;;对联的语法分析应该科学准确[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5期
9 于漪;董敏堂;宋光中;张建华;李裕德;;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上中学教师发言摘要[J];语文学习;1981年09期
10 卢申;语法教学中的意识提升[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化柏林;;基于语法开发平台构造对联生成系统[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建毅;王菁华;王枞;;领域语义语法的统计生成[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玉文;;以“恶”为例看词的语法分析必须以音义结合为基础[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苏宝荣;;汉语“副+名”现象的语义、语法分析与认知基础[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河南 大许寨乡二中 李永强;集中循环反复语法教学[N];学知报;2011年
2 朱俊玄 商务印书馆;《语法分析讲稿》:方法与问题并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方正技术研究院XML中国论坛网(www.xml.net.cn 董欣;XML的语法[N];网络世界;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玉强;并行语法分析中几类算法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奂;超越语法—追求翻译的高水平[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2 江磊;领域词典的构建及其在语法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王阳;“得”字句的语法整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吴强;基于统计与语法分析的关键词提取[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5 陆卫萍;汉语复合词语法结构关系与语义关系之关系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胜歧;面向受限自然语言的语法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周美玲;“上”“下”语法功能的认知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8 李欣珍;儿童语法接受能力的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雷;长子方言语法特色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闫健恩;基于Windows系统利用Parser Generator实现TTCN -3语言的语法分析器[D];内蒙古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01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0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