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澳门中文与“的”相关的若干语法变异

发布时间:2017-12-17 21:34

  本文关键词:澳门中文与“的”相关的若干语法变异


  更多相关文章: 华语语法 澳门中文 通用中文 “的” 语法变异


【摘要】:"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有3种基本用法:(1)结构助词,用为修饰语标记;(2)结构助词,用为名物化标记;(3)语气助词,用为立场标记。本文基于一定规模的语料,对比分析了助词"的"在澳门中文与通用中文里的使用差异。研究表明,澳门中文里"的"的使用频率远低于通用中文,二者的比例约为1∶1.7。文章以"的"的3种基本用法为纲,考察了它在澳门中文与通用中文的运用差异,描写了澳门中文里与"的"相关的若干语法变异。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11&ZD12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前言助词“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对澳门与大陆新闻媒体语料的统计表明,“的”在澳门中文与通用中文里的出现频次均位列第一。1但该词在二者中的数量分布仍然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澳门中文里“的”运用明显低于通用中文。这一现象引发了笔者的进一步思考,我们推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双云;;条件标记的语体差异及其功能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璇;;“反问”范畴的重新分析——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概念的讨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周泉;;“格外”与“分外”的异同——兼论两词的副词历程与动因[J];国际汉语学报;2014年01期

3 柏寒夕;;语言学界的先驱之作:斯塔恩塔尔(Heymann Steinthal,1823—1899)对汉语的论述[J];国际汉语学报;2014年01期

4 李铁范;;现代汉语方式词的典型特征与词类地位[J];对外汉语研究;2014年01期

5 刘宗保;;现代汉语造词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14年01期

6 李芋均;文旭;;“V双+N单”构式的认知识解[J];外国语文;2014年01期

7 陈洁;陈粤;;语义指向分析与翻译研究[J];上海翻译;2014年03期

8 杨佳璐;;恩施方言特色量词[J];语文学刊;2014年10期

9 孙海波;谢刚;;语气助词语篇功能研究[J];语文建设;2014年02期

10 王勇;;浅析超前夸张“还X就Y”格式[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晓丽;初级儿童英语读物中句元语义角色知识的英汉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颜力涛;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林胜倩(Lertjirawanich Monrada);汉泰否定性称谓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黄立诗;马来西亚华语口语部分特殊语法现象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董粤章;泛域认知过程与现代汉语宾语的多重论元实现[D];南京大学;2014年

6 刘林;现代汉语焦点标记词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得军;靖远方言介词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水珠;英语“动补”复合形容词的认知功能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3 郑欢;从Le Morte d'Arthur和《水浒传》看英语的重“行”与汉语的偏“形”[D];宁波大学;2013年

4 吕佩;《六祖坛经》双音节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渝西;连词“于是”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倩茹;现代汉语“(NP1)+V+得+(NP2)+VP”句式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阿尔森(SKVORTSOV ARSENY);上古汉语及现代汉语篇章主述位推进模式对比[D];吉林大学;2014年

8 徐菲;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区别词习得情况的考察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9 何瑜群;交通宣传用语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玲;现代汉语通用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2 姚双云;;“主观视点”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J];汉语学报;2012年02期

3 陈融;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介绍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4 于国栋;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会话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董秀芳;“的”字短语做后置关系小句的用法——兼评法律文献中“的”字短语的用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4期

6 张伯江;;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2年06期

7 罗桂花;;法庭互动中的转述言语行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伊念;;副词“其实”的语法化程度及走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年06期

2 卓麟;“形态”,语言发展的桎梏——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吗?[J];汉字文化;1992年01期

3 陈伟武;车王府曲本中的清代汉语若干语法成分[J];语文研究;1996年01期

4 文旭;《语法化》简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5 麻彩霞;;论“被”语法化的机制[J];汉字文化;2008年05期

6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出版[J];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3期

7 余志鸿;语法结构的语音制约[J];汉语学习;1987年05期

8 杨玉玲;汉语“语法化”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5年05期

9 陈勇;;论“个”的几种语法化形式[J];语文学刊;2007年10期

10 王凤敏;关于语法化及语法化五个方面的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婷婷;;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听力教学语法讲解技巧、习题设计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丽艳 商务印书馆汉语出版中心;追根探源创新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苏培成;一个产生不久的后缀“门”[N];语言文字周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兆惠;两汉语法专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凡;半个世纪中两岸三地语法的发展与变异及其规范化对策[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彭吉军;“X不X”结构的语法化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郝双双;“看”的语法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响玲;语法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谭璐;“与”的语法化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叶玲;现代汉语“那样”一词及其语法化表现[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7 高珏珏;“有(一)点”的语法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8 孙福婷;动介的非完全语法化状态[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郭灿;论新闻标题中的语法省略[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罗荣华;《诗经》三家注的语法观及其发展[D];宁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01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01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