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语言发展看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开发——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
本文关键词: 语言经济学 微语言 少数民族语言传承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发展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是其社会领域的粘合剂,是不断推动区域发展的力量源泉。少数民族语言是地方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工具,承载着丰富多元的地域文化和信息,同时也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势在必行。
[Abstract]:Language is a mode of thinking, a cultural symbol, a special social resources, it is a certain reg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gene, but also its social field of adhesive. Minority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local culture and minority culture. It is not only a communication tool in people's daily life, but also a rich and diverse regional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produce enormous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so it is imperative to protect and inherit minority languages.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
【基金】: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微语言的社会语用平衡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CZH241)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社会语用平衡视角下微语言‘生态位’的缺失与回归研究”(项目批准号:16B128)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一、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和开发的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50、60年代,Theodore W.Schultz和Gary.Becher提出并创立了人力资本的概念,随后Chiswick BR、Miller PW、Dustman C借助人力资本理论阐释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70年代后期,欧美各国政府制定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娟;四十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被发现[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2 丁石庆,陈永莉;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历史沿革及类型特征[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孙宏开;;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记录和保护[J];中国民族;2006年05期
4 阿列克谢·科热米亚科夫;周小进;;《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保护与促进语言与文化多样性十年记[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年03期
5 原石;;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穗召开[J];学术研究;2009年07期
6 周晓梅;;欧盟对区域性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援助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7 戴庆厦;;必须大力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对比研究——武金峰教授主编《汉哈语言对比研究》序[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乌娜姬;;网络技术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J];中国民族;2010年01期
9 陈学迅;;新疆的汉族干部要努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J];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06期
10 时静;;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法务翻译制度问题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宏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Douglas A.Kibbee;;比较视野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宝明;语言平等观:中国的实践与经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冒浩文 林启词;少数民族语言亟待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不仅仅是那一小部分人的责任[N];贵州民族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付叶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应分类进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记者 高敬云;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进程提速[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钟歆;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寅 肖静芳;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技术可行市场难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山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及其相关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李静;从满语看如何保护传承少数民族语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丁铭;我抢救濒危少数民族语言[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艳霞;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杰;中澳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志栋;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数量名结构的类型学考察[D];南昌大学;2015年
3 蒋雪娇;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影视译制业现状及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任屹立;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5 马嬉艳;抗战时期云南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回顾[D];云南大学;2012年
6 李增芳;西双版纳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文娟;中美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对比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8 龙晓雪;民族杂居村落语言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栾福鑫;满语保护和发展的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高玲;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65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6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