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文化填补、过滤与想象——以彝族文学翻译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09 13:26

  本文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学翻译 文化过滤 民族意义 彝族文学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其文学翻译的底线是通过译者的创造性劳动防止源语文化的失落。然而,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高度凝练性,存在着诸多无法直译的客观阻碍。在此,以彝族文学翻译为例,从文化填补、文化过滤、文化想象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过程的民族意义生成、民族经验渗透以及民族价值突显,指出规避少数民族文学误读的根本途径是呈现其文化依附的民族属性。
[Abstract]:Minority literature is the carrier of minority culture, and the bottom line of its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to prevent the loss of source culture through the translator's creative labor. There are many impersonal obstacles which can not be translated directly. In this paper, taking Yi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s an example, from three aspects of cultural filling, cultural filtering and cultural imagin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generation of national mean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minority literature. The penetration of na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 prominence of national value point out that the basic way to avoid misreading of minority literature is to present the national attribute of its cultural attachment.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3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一般项目“国家级民族语文翻译基地建设研究”(2013-GM-071)
【分类号】:H0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懋;安梅;;目的论视角下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翻译[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2 段峰;;民族志翻译与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以羌族文学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党兰玲;域外信息摄取方式的变迁[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阿牛木支;;彝族母语文学的文化生态与现代书写[J];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5 李佳;;从文学翻译到文化翻译——试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郎樱;;少数民族语言的民俗表达与民族认同[J];文化学刊;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雨燃;少数民族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探微[D];内蒙古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延安时期爱伦堡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陈蕾;;翻译与文化:译者主体性的文化诠释[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宋扬;;秩序控制、心理模拟与智能发展的语言哲学视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本体功能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0期

4 诺敏;;呼伦贝尔蒙古族民俗文化词语英译的原则与方法[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徐明玉;;翻译路径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扩散效应评估——基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4期

6 杨喻柳;梁乐园;;浅谈翻译合作学习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4年08期

7 肖姝;;目的论视角下海南公示语汉英翻译失误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赵德全;;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9 张世均;王博;;2014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5年04期

10 胡燕娜;;翻译语境对译者的制控——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春;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乐萍;目的论视角下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袁西玲;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崔艳秋;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D];吉林大学;2014年

5 于辉;翻译文学经典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洛桑曲珍;论西藏当代翻译发展史[D];西藏大学;2011年

2 常宝宁;新疆南疆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宏伟;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卢晓燕;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理雅各《大学》英译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5 王芳;《珍妮姑娘》的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王冰莹;旅游英语教材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4年

7 王慧;科普类文本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4年

8 任才;《天堂蒜薹之歌》英译策略的文化视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9 吴菲菲;从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看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00-2013)的英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杨舒婷;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策略[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碧嫦,陈远贵;浅析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华田;;论文化不可译性及其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3 费小平;翻译与中华民族文化之建构[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4 李华田;试论文化与翻译的三种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5 潘宏;;漫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3期

6 徐晓飞;;翻译与文化传递[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马克·本德尔,吴姗 ,巴莫曲布嫫;略论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翻译[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2期

8 娜日苏;;蒙古族宗教文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9 蒲薪竹;李娜;;羌族民歌的历史与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8期

10 刘法公;汉英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信息障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05期

2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07期

3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01期

4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04期

5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09期

6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10期

7 徐其超;面对全球化语境的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8 林建华;符号学与少数民族文学[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9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5年09期

10 景颇族;晨宏;;现实中的真实与本土化的魔幻——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另一种表达方式[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庭望;;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创新[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2 吴重阳;;关于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的几点说明[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3 杨玉梅;;2011年少数民族文学:资源优势开掘与生命意识觉醒[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1)[C];2012年

4 张淑云;;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现代转型[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李鸿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书写的世界性因素和世界性意义[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6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的通知[A];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C];2014年

7 申元初;;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现象扫描与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国亮;;论十七年少数民族诗歌的乡土生存[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9 梁庭望;;从区域共生到中华趋同——少数民族文学演化规律刍议[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10 杨春;;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刍议[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国平;少数民族文学: 藏在“深山”待人识[N];光明日报;2012年

2 记者 肖洁;我省作家呼吁恢复少数民族文学评奖[N];兰州日报;2005年

3 裴闯;全国首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筹建[N];人民日报;2003年

4 吉狄马加;少数民族文学硕果累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本报记者 俞小石;少数民族文学正走向世界[N];文学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陈志强;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会议在长春举行[N];文学报;2004年

7 记者 王山;加强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究 促进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繁荣[N];文艺报;2005年

8 记者 石一宁;少数民族文学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N];文艺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胡殷红;少数民族文学如骏马奔腾[N];文艺报;2005年

10 吉狄马加;繁荣少数民族文学的思考[N];云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祖君;论汉语文学期刊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豪爽;文化超越与审美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凡佳;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当代形态[D];云南大学;2010年

2 冀爽;从少数民族文学的读者反映进行话语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3 陈燕;80年代以来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中的萨满教女性观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4 李翠香;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与文学思潮演进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兰兰;中心与边缘[D];河南大学;2008年

6 冯超;关纪新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7 彭松;“和而不同”——新时期土家族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荣;写“羌”与读“羌”[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国亮;文化融合与碰撞中的民族性生存[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张小青;理论的旅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98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98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