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
本文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解构 狂欢化 模因 理据 方向 出处:《学术界》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网络流行语指由某些当下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网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或改造并在一定时期内流行于网上的一些独特的字、词、句等表达方法。解构主义、狂欢化理论以及模因论是网络流行语衍生与传播的三个最重要的理据。网络流行语的衍生与传播过程其实就是平民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解构现存权威体系,不断疯狂模因复制的狂欢化过程。信息化的今天,狂欢化已经成为新兴一代的一种表现手段、话语体系、价值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他们几乎每天都以网络为广场在解构、模因复制、狂欢,现实的平凡生活和网络的狂欢生活,互相补充,并行不悖。网络流行语传递的能量有正有负,要区别对待,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优秀的可以推广,低劣的要规范甚至打击,以减少语言的生态污染和维护母语的尊严。
[Abstract]:Internet buzzwords refer to some unique words, words, sentences, etc., which are caused by some current social hot events, and which netizens use their wisdom to create or transform and become popular on the Internet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Deconstructionism. The theory of carnival and memetics ar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justifications for the deri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network buzzwords. In fact, the process of deri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network buzzwords is that civilians use the platform to deconstruct the existing authority system. The carnival process of constant crazy meme reproduction. Today, revelry has become a new generation of expression means, discourse system, values, and even lifestyle. They almost every day in the network as the square in deconstruction, Meme replication, carnival, real ordinary life and network carnival life,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go hand in hand. The energy transmitted by network catchwords h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should be treated differently, guided by circumstances, and good can be popularized. Inferior to regulate or even combat, to reduce the ecological pollution of the language and maintain the dignity of the mother tongue.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句末助词的句法语义互动研究”(基金编号:15YJC740104)资助 第一批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网络时代汉语流行语的生态学研究” 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研究”(SK2016A07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彦杰;赵永彬;;2008年汉英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价值取向[J];前沿;2009年07期
2 王英;;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J];新闻前哨;2009年08期
3 申亚妮;;网络流行语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8期
4 牛书培;;许昌:网络流行语宣传禁止酒驾[J];驾驶园;2010年02期
5 危艳丽;;从“杯具”一词看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段乐蒙 ;;盘点2009网络流行语[J];走向世界;2010年02期
7 刘秋红;;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征与语言经济原则[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8 董引娣;;网络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姜胜洪;;当前我国网络流行语中的舆情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0年06期
10 李慧;;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演变[J];新闻世界;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桂琴;林如鹏;;系统、使用与交换:网络流行语的意义生产[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2 张蕾;;众生喧哗: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与内涵阐释[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宇清;网络流行语是进化还是异化?[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翟慎良 王晓映;网络流行语:全民创造新时尚[N];新华日报;2010年
3 张雪莹;冷静对待网络流行语[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陶婷婷;网络流行语盛行 元芳 你怎么看[N];上海科技报;2013年
5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教授 陈昌凤;网络流行语凸显的民情生态[N];新华日报;2013年
6 乔太平;网络流行语大拜年备感亲切[N];光明日报;2010年
7 万应慧;网络流行语折射的民间镜像[N];辽宁日报;2010年
8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任遂虎;借鉴传统文论 看待网络流行语[N];光明日报;2014年
9 本报评论员 袁云才;不妨淡看网络流行语评选[N];长沙晚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石鑫;网络流行语见证下的社会各态[N];新疆日报(汉);2013年
,本文编号:1505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0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