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网络语言娱乐功能实现方式及其根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5 10:28

  本文关键词: 网络语言 语言的娱乐功能 自然语言 网络交际 出处:《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网络言语交际过程中,网络语言娱乐性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制约机制等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为从语言功能视角阐释网络语言娱乐性的实现方式及其根源等问题,运用了比较分析和例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说明网络语言的内涵及其存在形式的双重性特征,介绍了语言娱乐功能的内涵和陈望道先生的"辞趣"思想,通过网络语言在形趣、音趣和意趣方面的例证分析,对"辞趣"理论实质从语言娱乐功能实现角度重新进行了梳理,指出网络语言娱乐功能具体实现的语言结构形式途径,认为网络言语交际中娱乐性的根源来自于社会物质条件和主体内在需求的合力,因为使用了网络媒介,所以才表现出独具特色的网络言语交际形式。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forms, characteristics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network language entertainment are always the topics of academic concern.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realiza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entertai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function and its root causes, etc.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illustr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and the duality of its existence form, and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languag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and the thought of "words and interests" of Mr. Chen Wangdao. Through the example analysis of network language in the aspect of form, sound and interest, this paper rearranges the essence of the theory of "speech interest" from the angle of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entertainment, and points out the way of language structure form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entertainment of network language.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source of entertainment in network speech communication comes from the resultant force of social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the internal needs of the subject. Because of the use of network media, it shows its unique form of network speech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绥化学院学报编辑部;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SB0283) 绥化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语言娱乐功能实现方式及其根源研究(R1502022)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靳开宇;;“被+XX”式词语结构模式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2 魏淑梅;;浅谈辞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3 靳开宇;;“很×很××”流行语模式的语言动因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4 袁其华;关于“辞趣”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开宇;;网络语言娱乐功能实现方式及其根源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许歆媛;;“很X_单很Y_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J];海外华文教育;2016年04期

3 魏利霞;;网络流行语“被XX”的概念整合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4 许彩云;;“被XX”构式化的动因与机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3期

5 魏利霞;;网络新词“被XX”的认知语言学阐释[J];作家;2013年22期

6 刘凤玲;徐丹晖;;辞趣三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7 李蒙;;从词汇角度看车贴用语分类和价值及其成因探究[J];祖国;2013年10期

8 熊学亮;;新颖表达的社会语用解读[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7期

9 游舒;;“被××”结构的新用法及语义槽的生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5期

10 张鲁明;;解读流行语“被XX”结构[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卫华;蔡忠玲;;热议“被+XX”结构[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0期

2 付开平;彭吉军;;“被XX”考察[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3 李雪;邵平和;;从“被自杀”看网络“被XX”格式[J];语文学刊;2009年19期

4 王振来;;“被V”和“被VN”及其词汇化分析[J];汉语学习;2008年05期

5 范晓;;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J];长江学术;2006年02期

6 曹国军;当代汉语新词语的八大特点[J];阅读与写作;2005年02期

7 杨建国;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及科学认定[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6期

8 谭桂声;人名字形修辞举隅[J];修辞学习;1997年03期

9 沈怀兴;从“被”一特殊用例说到汉语规范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鹏;;自然语言能力和人类智力[J];民营科技;2009年03期

2 武占坤;;论词汇在语言中的中心地位——兼论从信息学的角度看自然语言的词汇的优越性[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常宝宝;;自然语言分析与生成术语简介[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10年04期

4 姜劲波;由元音认识自然语言[J];人天科学研究;1997年05期

5 何孟杰;;真值表:从自然语言到形式语言的桥梁[J];考试周刊;2007年10期

6 陈红琳;;自然语言的形式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包庚,刘邦凡;谈谈概念与语词的三个问题[J];怀化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8 韩宝育;面向人的自然语言释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秋;南峥;;浅谈自然语言的“理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10 齐银波;邹亮;苌群策;;自然语言的控制与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盛新华;柳劲;;自然语言否定的语用功能与交际策略[A];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上卷)[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亚坤;自然语言的人类理解与机器“理解”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3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13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2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