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英汉植物命名中的动物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7 12:27

  本文关键词: 植物名 动物概念 动物隐喻 概念隐喻 出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动物概念与人类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它在构建植物概念、命名植物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从词汇语义学的视角,考察英汉植物名中存在的动物喻体词数量、类别、源域动物数量及种类等异同现象,并对共性和差异进行较深入的认知分析和解释,旨在揭示动物隐喻在植物命名中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民族文化特性。为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植物词中的动物隐喻及其文化特征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语言和文化的教学。
[Abstract]:The concept of animal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plant concepts and naming plants .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4年度国家留学基金项目“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汉英植物名词义概念及隐喻映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408330481) 2014年度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基金项目“基于汉英植物名理据的中西生态观比较研究”(项目编号:ST1402YB) 2015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届联合会项目“基于动物隐喻取象的汉英植物命名及其生态文化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5N123)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15;H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巧慧;哈代小说中人物的动物隐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苏筱玲;;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认知与语域投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高美云;;动物喻体在英汉语中的语义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项成东;王茂;;英汉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J];现代外语;2009年03期

5 陈晦;;英汉植物名理据及生态观对比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小宁;;汉日“动物喻人”对比[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2 薛亚红;郭文海;;英汉动物隐喻的认知语义对比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何燕红;;英汉“牛”文化的隐喻认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邓周林;;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现象研究综述[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6期

5 谢世坚;孙立荣;;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莎剧的动物比喻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唐芳;;英汉动物隐喻的句法特征的对比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温冬冬;高琼花;丁志斌;;从古文化看动物词汇的隐喻差异[J];海外英语;2012年09期

8 罗莉莉;;从认知角度探讨英语动物习语的隐喻翻译策略[J];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罗一丽;;动物隐喻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2014年04期

10 王薇;左志军;;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卜玉坤;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安志伟;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裴阮瑞微;汉越动物俗语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娟;汉越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素菡;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作品的主题性隐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王媛媛;汉英两种语言中动物隐喻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霍永会;“人是动物”的英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及其汉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静;爱欲与死欲—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分析《无名的裘德》[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熊维莉;关联事件域模式下的汉语数字成语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赵杰;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动物部位隐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雪飞;俄汉表动物词语隐喻义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为娜;论哈代小说的乡土色彩和民俗因素[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燕;汉英指称人的动物隐喻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10 林进展;试论汉语词义系统的类别层级性及其实现[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卓煜;;论中国传统生态观与西方生态中心主义的契合[J];理论月刊;2013年02期

2 陈晚姑;;英汉复合词的语义及认知模式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8年02期

3 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与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思维方式之比较[J];鄱阳湖学刊;2011年01期

4 李巧慧;哈代小说中人物的动物隐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谭宏姣;;汉英植物命名比较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曹山柯;;《荒原》:一个生态失衡的荒漠世界[J];外语教学;2009年03期

7 郭海洋;;论汉语词语的构词理据及其词义演变[J];求索;2012年09期

8 颜学军;论哈代的自然诗[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9 聂珍钊;哈代的小说创作与达尔文主义[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10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名“胡×”式词义类型初探[J];西域研究;2003年03期

2 鲜晓丽;;巴蜀方志植物名命名理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3 高震;;你知道它们的读法吗?[J];植物杂志;1981年01期

4 吴徵摪;;中W 植物[xkw史v|展的怤程和s鯷J];科学通报;1953年02期

5 马鸣春;人名跟植物名配合运用的修辞效果[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6 柯明铮;;植物名趣对[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6年12期

7 俞德浚;;世界各W 植物W概况[J];科学通报;1951年03期

8 谭宏姣,张立成;《山海经》植物名的构词特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马剑敏,高明乾;蔬菜类植物古汉名训诂[J];古汉语研究;1999年04期

10 谭宏姣;;汉英植物命名比较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锦秀;汤彦承;;略论植物中文名称的统一[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河东;从生态的视角看历史文化[N];深圳特区报;2013年

2 ;3万年前种子复活,开出白色花朵[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立新;纳西族护肤植物及其传统知识的调查与评价[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肖宇霖;广州市养老机构植物现状调查与功能评价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2 黄桂红;《太平广记》植物部词语研究[D];温州大学;2013年

3 廖玮婧;清末民初巴蜀方志植物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禹;傈僳语植物名词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4年

5 李胜兰;泰汉植物熟语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6 朱亮;公安县城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规划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7 张富运;铅锌尾矿库耐性植物的筛选及其耐性机理初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42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42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