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学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6 15:26

  本文关键词: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学能研究:回顾、现状、思考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8年9月第31卷第5期

外国语

JournalofForeignLanguages September2008 Vo.l31No.5

文章编号:1004-5139(2008)05-0080-11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D

*

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学能研究:回顾、现状、思考与展望

戴运财,蔡金亭

1

2

(1.浙江林学院, 临安311300;2.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100081)

摘 要:语言学能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经历了发展、高潮、沉寂、重新活跃几个阶段。目前围绕学能展开的研究主要有四种模式:语言编码差异假设、外语习得中的创新认知能力理论、信息加工步骤理论、语言学能综合体理论。本文在分析、讨论这些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要重新认识语言学能的结构,创新语言学能测试。此外,本文还对语言学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四个方面的展望。关键词:二语习得;个体差异;语言学能;学能测试

ResearchonLanguageAptitudeinSLA:History,StateoftheArt,ReflectionandProspect

DAIYuncai,CAIJinting

12

(1.ZhejiangForestryUniversity,Lin.an311300;2.BeijingForeignStudiesUniversty,Beijing10081,China)AbstractBThepasteightdecadeswitnessedthedevelopment,culmination,marginalizationandrevitalizationoftheresearchonlanguageaptitude,whichcurrentlyfocusesonfourmodels:LinguisticCodingDifferencesHypothesis,CognitiveAbilityforNoveltyinAcquisitionofLanguage(Foreign)Theory,

InformationProcessingStagesTheory,

AptitudeComplex/AbilityDifferentiationTheory.Basedontheanalysesanddiscussionsofthosemodels,thispaperarguesforareflectionontheconceptualizationoflanguageaptitudeconstructandthecreationofnewlanguageaptitudetestsandpointsoutfournewdirectionsinfutureresearch.KeywordsB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

individualdifferences;languageaptitude;languageaptitudetest

1.引言

语言学能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从70年代初转入沉寂,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二语习得等交叉学科研究的融合,对语言学能的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对学能的研究不仅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宽广[3;8;9;10;11;17;18;19;23:201-205;24;26]。

虽然语言学能研究在国际上开展得如火如

荼,但从各种公开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数量较少[33;34;35],而且研究视角也较狭窄。

鉴于学能研究在国际上的迅速发展和国内研究的相对滞后,本文一方面简要回顾了学能研究的历史,详细评述了目前国际上学能研究的四种主要模式,另一方面还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实际,对学能研究的现状作出反思、对学能研究的发展作出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国内语言学能研究的内容。

*衷心感谢李绍山教授对初稿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第二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兼职研究

员,本研究同时得到该中心的资助。


  本文关键词: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学能研究:回顾、现状、思考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4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4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