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韩痛觉形容词对比

发布时间:2018-03-02 06:16

  本文关键词: 痛觉形容词 隐喻 通感 汉韩对比 出处:《延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以《汉韩痛觉形容词对比》为题,以汉韩痛觉形容词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语义及结构方面入手对汉韩痛觉形容词进行研究和对比。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对感觉形容词、触觉形容词和痛觉形容词研究的基础上,参照词典释义提取义征,运用语料加以分析,对汉韩痛觉形容词进行分类整理,探讨其语义方面的异同。在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汉韩痛觉形容词进行界定和分类。同时为了对研究对象具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要对汉韩痛觉形容词的构成进行分析。在进行语义对比时,本文将对汉韩痛觉形容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分别进行分析和对比,汉韩痛觉形容词词义的引申方式主要是隐喻,痛觉形容词的隐喻有通感式隐喻和其他类型的隐喻等。本文共分为五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说明文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确定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汉韩痛觉形容词进行了界定与分类,并将它们根据疼痛的特征,将痛觉形容词分为痛类、麻类、痒类。另外这一章还简述了前人关于触觉形容词和感觉形容词的研究成果中关于痛觉形容词的部分,对前人的一些观点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的总结,并介绍了本文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韩痛觉形容词的结构对比,两种语言对此的结构的划分方法不同,这里我们采用汉语中的分法,从单纯词和合成词两方面入手,分别分析汉语和韩国语的痛觉形容词构成的方式和特点并加以对比。第三章为汉韩痛觉形容词的语义对比,在这一部分中参照词典释义并辅以语料分析,对基本痛觉形容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进行描述和分析。词义引申的重要方法是隐喻,痛觉形容词的隐喻有通感式隐喻和其他类型的隐喻两种方式,痛觉形容词可以根据投射的规律向其他几种感觉域投射,即通感式隐喻;触觉形容词还可以通过抽象比喻向目标域非感觉域投射,即其他类型的隐喻。第四章为汉韩系事主语对痛觉形容词的的选择,这一部分将考察汉韩痛觉形容词每一个词在选择系事主语时有哪些限制,并分析汉韩痛觉形容词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的异同。第五章为结论,概括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指出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trastive of Chinese and Korean pain adjectives is taken as the title, and the Chinese and Korean pain adjectives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semantic and structural aspects of the Chinese and Korean pain adjectives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actile adjectives and pain-sensing adjectives, and referring to the lexicographic interpretation to extract the synonyms and analyze them by using the corpus,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painful adjectives in Chinese and Korean. In the course of the research,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define and classify the painful adjectives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 of study,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and Korean painful adjectives. In the semantic comparis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basic meanings and the cited meanings of the Chinese and Korean pain adjectives respectively. The extension of the Chinese and Korean pain adjectives is mainly metaphorical. The metaphors of pain adjectives include synaesthesia metaphors and other types of metaphor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the Chinese and Korean pain adjectives are defined and classified,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in, pain adjectives are divided into pain type, hemp type.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actile adjectives and sensory adjectives, and summarizes some of the previous viewpoi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pain-sensing adjectives. The two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dividing the structures. Here we use the Chinese method, starting with simple words and compound word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emantic comparison of pain adjectives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which refers to the dictionary interpretation and is supplemented by corpus analysi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basic meaning of basic pain adjectives. The important method of meaning extension is metaphor. The metaphor of pain adjectives has two ways: synaesthesia metaphor and other types of metaphor. Pain adjectives can project to several other sensory domains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projection, that is synaesthesia metaphor, tactile adjectives can also project to non-sensory domains of target domains through abstract metaphors. That is, other types of metaphors. Chapter 4th deals with the choice of painful adjectives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subject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ain adjectives in Chinese and Korean are analyzed. Chapter 5th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ies and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55;H14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春花;韩国语的高低长短[J];丹东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2 Nai le to;韩国语的“端午”[J];文史杂志;2004年04期

3 王秀伟;观察实践能力对韩国语学习的帮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全永根;章翌;;韩国语教育现状及发展前景——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韩国语教育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刘丽娜;;三年制(大专、高职)院校韩国语教学现况及改善方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4期

6 赵胜兰;;高职教学中韩国语教学的多元化与统一[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陈洁;;韩国语图书选题策划与促销策略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12期

8 李松月;;韩国语教学中文化要素的导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9 齐晓峰;;韩国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构想[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申龙均;;韩国语基本特征之我见[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毕玉德;程兰涛;;韩国语动词语义分类树的推导[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毕玉德;;韩国语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C语言描述及其计算机实现[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汉语与韩国语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2 张春发;语言+技能+严格管理=金蓝领的基石[N];消费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陆振华;东三省惊现赴韩就业诈骗团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记者 王超;大学生韩国语演讲大赛总决赛在长举行[N];吉林日报;2008年

5 张翠侠;语言学习用书韩流潮起[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卜小平;西安首次举办韩国语导游培训班[N];中国旅游报;2003年

7 文冀;宣传活动提升韩语图书品牌影响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陈洁;小语种图书靠微博赚来大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9 本版编辑 Charliebi 孙越 关健 时澍;11月,我们社发得最好的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徐晨栋 孙震;把服务做到旅客心坎上[N];边防警察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翡翠;韩汉敬语形式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朴雪娇;韩国语穿戴类动词的语义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3 南成玉;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4 卢星华;韩国语准口语形态学研究与韩国语教育[D];延边大学;2011年

5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刘静;汉韩运动事件表达的认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申美花;[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恩华;“V到+NP、V在+NP”的句法语义汉韩对比研究及其理论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金贞丹;古今韩国语敬语的演变[D];云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华敏;韩国语中鼠的文化内涵[D];延边大学;2005年

2 董文洁;韩国语被动表达方式教育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刘洋;韩国语样态副词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蒙;韩国语状语必要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金美弘;汉语“开/关”和韩国“(?)”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5年

6 栾桐;韩国语后缀“(?)”和汉语结构助词的“的”对应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7 金静;汉韩表"转折"连词对比[D];延边大学;2015年

8 崔馨丹;汉韩空间维度词“厚/薄”和“(?)”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达静;韩·中颖问词否定用法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张博远;韩国语动词‘(?)’和汉语动词‘挂’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55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55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9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