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极图式的和合翻译思想之“象”体系建构
本文选题:太极图式 切入点:和合翻译思想 出处:《上海翻译》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解读太极图式的"象"符号基础上,参照太极图式,融合中国的"象"思维和西方的逻辑思维,构建出和合翻译思想之"对本位象"和"自本体象"。"对本位象"表征为"文本中心(太极)—语言与文化双相(两仪)—翻译规律·社会环境·译者创生三位(三才)—翻译研究的多重视角(八卦)"的连续体,从中凸显四对相生相克的典型对立面连续体:语言与文化—文本的语言符号与意蕴—时代背景与社会思潮—译者的描摹与有限创造行为,并进而构成语言—文本意蕴—社会思潮—译者的描摹行为—译者的有限创造—时代背景—文本的语言符号—文化—再回到语言的大循环运行秩序;"自本体象"追问了和合翻译思想之本然,包括形态结构及其表征,和自然特征。
[Abstract]: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ai Ji schema "as" symbols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the "Tai Ji schema, fusion China like thinking and western logical thinking, construct and translation thought of" standard of image "and" self body like "." the standard image "characterized as" the text Center (Tai Chi) - language and two phase culture (astrotech) - translation regulatio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three translators (three) - multiple perspectiv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gossip) "typical continuum, from the opposit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four XiangShengXiangKe continuum: language and culture - text language symbol and meaning - era background and social trend of translator the description and co creation, and thus constitute language text meaning - social thoughts and the translator and the translator behavior description - background - text creation limited language symbol culture to language big circulation order;" self body image "question The reconciliation translation theory of nature,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morphology, and natural features.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4WZS010) 浙江省哲学社科项目(15NDJC196YB) 浙江省社科联项目(14116120-I)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亚斐;周凝绮;;“奈达现象”及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2 胡萍英;;林纾翻译思想与“福建精神”[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史馨红;;探析钱钟书“诱”、“讹”、“化”的翻译思想[J];青春岁月;2013年23期
4 康义;;《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5 董铖;;评析中国翻译思想史[J];金田;2013年09期
6 祝朝伟;林纾与庞德翻译思想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万宝林;鲁迅翻译思想的创新性[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车明明;论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译者视角[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王达金,汪铭;试析明末清初中外译者的翻译思想[J];上海翻译;2005年04期
10 林于会;张承平;;鲁迅翻译思想浅议[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邦凡;;论金岳霖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哲学思想[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方仪力;;重审直译意译——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张东荪、贺麟西方哲学翻译思想为个案[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周永涛;;唯美的翻译、诗意的叙事——邵洵美翻译思想探析[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意长;近代翻译思想之演进及其现代阐释[D];复旦大学;2009年
2 乔颖;趋向“他者的翻译”[D];河南大学;2007年
3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袁斌业;翻译报国,译随境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鸣飞;鲁迅与更敦群培翻译思想之比较[D];西藏大学;2008年
2 李良杰;张今翻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汪庆华;董秋斯翻译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洋萍;操控视角下鲁迅、梁实秋翻译思想对比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曦;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6 石永霞;论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思;萧乾翻译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余梅;论葛浩文的翻译思想[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9 郑昱霞;梁启超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翟全伟;从副文本角度看鲁迅翻译思想的形成和传播[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20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2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