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楚辞》训诂研究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16 22:39

  本文选题:《楚辞》 切入点:训诂 出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楚辞》是一部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上古文献,自汉以降一直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解诂。传统的《楚辞》训诂研究经历了汉代的初创期、宋元的发展期、明清的兴盛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然而传统的《楚辞》训诂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研究资料的缺失;二是现存传世文献的不可靠性;三是研究方法的缺陷。这些局限禁锢了《楚辞》训诂研究的进一步的发展。"二重证据法"的提出和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出土文献资料,为《楚辞》校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运用新方法和新材料可以解决《楚辞》训诂中的诸多疑难问题:订正《楚辞》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误,以获得一个"近真"的文本;重新解读《楚辞》,以求获得一个准确的文义;有益于进一步探讨屈原的生平、仕履等疑难问题。
[Abstract]:Chu ci is an ancient document with strong regional culture, which has been interpreted by scholars since Han Dynasty. The traditional exegetical study of Chu ci experienced the initial period of Han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nd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raditional "Chu ci" exegetical study went through the initial period of Han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Song and Yuan Dynasty, and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exegetical study of Chu ci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first, the lack of research data, second, the unreliability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rd, the defects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se limitations have confin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the exegesis of Chu ci. The "double evidence Law" and the unearthed documents which have been emerging in recent years, 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and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study of "Chu ci". Using new methods and new materials, many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exegesis of "Chu ci" can be solved. In order to obtain a text of "near truth", to reinterpret Chu ci in order to obtain an accurate meaning, it is beneficial to further discuss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qu Yuan's life, official offic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ZWB003)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C770085)
【分类号】:H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学城;;《招魂》“封狐千里”校诂[J];文献;2012年02期

2 曹锦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楚辞》[J];文物;2010年02期

3 周建忠;;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J];文学评论;2006年05期

4 于省吾;;从古文字学方面来评判清代文字、声韵、训诂之学的得失[J];历史研究;196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陈续;蔡丽丽;;“安大简”:先秦文献又一重大发现[N];光明日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城;;《楚辞》训诂研究的传承与发展[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刘杨;;从出土文献看《离骚》篇题解[J];殷都学刊;2016年02期

3 代生;;清华简《楚居》与楚辞研究三题[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4 李锐;;《楚辞·天问》上甲微事迹新释[J];史学史研究;2015年03期

5 胡敕瑞;;试论“兮”与“可”及其相关问题[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5年01期

6 施仲贞;;周建忠楚辞本体研究的方法与成就[J];云梦学刊;2014年06期

7 孟祥笑;;简册制度与《天问》的错简问题——以《天问》“女娲有体”句为中心[J];学术研究;2014年10期

8 吴霞;;上博简楚辞类文献研究综述[J];职大学报;2014年04期

9 蔡靖泉;;上博楚简《桐颂》与屈原《橘颂》[J];晋阳学刊;2014年04期

10 张世磊;;上博简类楚辞作品与屈骚比较探析[J];船山学刊;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建忠;“三闾”渊源考[J];江汉论坛;2005年02期

2 周建忠;关于楚辞研究的对象审视与历史回顾——楚辞研究一百年[J];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3 汤炳正;从包山楚简看《离骚》的艺术构思与意象表现[J];文学遗产;1994年02期

4 管吉;《汉书》校记二则[J];史学月刊;1983年06期

5 夏鼐;;楚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江汉考古;1982年01期

6 汤炳正;历史文物的新出土与屈原生年月日的再探讨——《屈赋新探》之五[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04期



本文编号:1621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21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0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