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练习、产出性练习与致使重动句习得
本文选题:理解性练习 切入点:产出性练习 出处:《华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汉语致使重动句教学中的练习模式为例,探讨汉语二语高难度语法项目教学中不同课堂练习模式的习得效果。研究发现,课堂教学显性学习过程中,理解性练习模式和产出性练习模式都能明显促进学习者习得语法项目,但两种模式的促学机制不同。教学实验表明:"显性学习+产出性练习"模式采用的读后缩写练习,有效联系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因而习得效率更高。本研究也为"输出假说"提供了汉语二语习得的证据。
[Abstract]:Taking the practice model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ausative verb-copy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quisi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classroom exercise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high-difficulty grammar items. The study show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explicit learn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Both the comprehension exercise model and the productive exercise model can obviously promote th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grammar items, but the mechanism of the two models is different.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explicit learning productive exercise" model adopts the abbreviated exercises after reading.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output hypothesi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effectively connecting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the language and showing a significant synergistic effect, which leads to higher acquisition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12&ZD224) 南京师范大学青年人才培育基金项目:“留学生汉语句法启动效应研究”(15QNPY01)~~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雪芹;重动句的类别[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杨合鸣,王金芳;古代汉语多标被动句试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胡继明;郭小龙;;“见+V”式被动句“西周说”辨证[J];汉字文化;2009年04期
4 周莹萍;;《史记》被动句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范先钢;说帮动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6 周国光 ,孔令达 ,李向农;儿童语言中的被动句[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1期
7 王丽芳;;重动句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06年04期
8 金小中;;“妇女无所幸”不是被动句吗?——兼与高天友老师商榷[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12期
9 曾侨骄;于善志;;思维方式下的英汉“被动句”表征对比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1期
10 刘光明;关于古汉语无标志被动句的几个问题[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亓艳萍;;小学儿童运用被动句表达的调查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陈年高;;敦博本《坛经》的被动句[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3 陈志云;;《管子》被动句式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刘雪芹;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丁婵婵;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金莲;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万禾;意愿范畴与汉语被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曹道根;现代汉语被动式原则与参数模型[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玮玮;早期儿童被动句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Eirene Napitupulu(纳爱仁);汉语和印尼语被动句对比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郑梅园;中日被动句语用色彩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乔莎莎;有标记被动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王风姣;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日被动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徐丹丹;图形—背景理论关照下汉语重动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陈丽丽;现代汉语中动结构及完句的允准条件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8 钟琰娉;成都客家方言的被动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琳琳;留学生习得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10 尹佳;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视野下的现代汉语中动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34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3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