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国日报中名词非范畴化现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03:28

  本文选题:非范畴化理论 切入点:名词非范畴化 出处:《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范畴化是人类认知的基础组成部分,而非范畴化又是范畴化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非范畴化的研究有其独到的意义。就本篇论文,本文旨在于研究名词的非范畴化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名词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失去其本身范畴的固有特点。在再范畴化形成之前,名词处于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尽管它们失去了本身固有特征,但与此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特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名词。理论支撑为非范畴化理论。语料库来源于中国日报中的新闻。通过对中国日报中名词非范畴化的细致分析,将进一步归纳出不同种类的名词非范畴化。旨在与为大家提供理解非范畴化理论在名词范畴性应用的新视角以及其对表达效果的功能性意义。本论文由五章节组成。第一章详细叙述了该论文的创作背景及其重要意义。第二章提供了研究对象及理论的准确定义,以及回顾了在各自领域的中西方研究成果。第三章点出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第四章详细讨论相关如下问题:(1)名词非范畴化是怎样在中国日报语料中实现的?(2)名词非范畴化在中国日报中产生怎样的语言学影响?最后一章总结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并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本研究具有理论及实践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本研究从认知层面进一步探索名词非典型应用的理据,基于非范畴化理论来阐释不同类型的名词非范畴化实现过程。另一方面,本研究可进一步提高读者对名词非范畴化的理论性理解。
[Abstract]:Categorization is the basic part of human cognition, and non-categoriz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ategorization theor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de-categorization has its unique signific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of non-categorization of nouns. In this process, nouns gradually lose their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ategor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Nouns are in an unstable middle state. Although they lose their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category feature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nouns. The theory is supported by the theory of non-categorization. The corpus comes from the news in China Daily. Through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categorization of nouns in China Dail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de-categorization in the category of nouns and its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to the effect of express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in detail. The second chapter provides an accurate definition of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ory. The third chapter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problems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4th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how the de-categorization of nouns is realized in the corpus of China Daily? (2) what linguistic influence does decategorization of nouns have in China Daily? 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is study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one hand, this study further explores the motivations for the atypical application of nouns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other hand, this study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readers'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noun de-categoriz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艳;陈全献;;探究去范畴化的定义[J];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2 罗建平;;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简述及讨论[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贾志高,程杰;隐喻语言中的范畴化[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刘润清,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5 陈建生;杨玉娟;;词义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张士奇;;模糊语言与原型范畴化理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4期

7 王莉;;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关系分句使用规律的次范畴化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梅晴;;诌议语言的范畴化及其过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7期

9 齐红霞;谢勇;;名词的功能游移是名词非范畴化的结果[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宋江录;;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研究评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黄伟红;;类典型论,范畴化和词义扩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陆红艳;;非范畴化视角下的多义性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习武;王金勇;;汉英动词次范畴化对应关系的形式描写[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习武;刘春阳;;汉语动词次范畴化的形式描写[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陈伟;范畴化理论中几个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昭;《汉俄大词典》单字条目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罗亚喃;范畴化的剖析:fMRI和ERP研究综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郭建强;范畴化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海宁;范畴化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沈丽双;中国日报中名词非范畴化现象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6 周吉红;语言的非范畴化及其演变过程[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莹;名词非范畴化的制约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唐芳;中文新闻标题的非范畴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牛永娟;汉语“有一种……叫(做)……”构式的范畴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徐静;汉语脱口秀话语的非范畴化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42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42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