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论札忽惕与契丹小字■■■■

发布时间:2018-03-28 03:31

  本文选题:■■■■ 切入点:札忽惕 出处:《民族语文》2017年02期


【摘要】:本文认为契丹小字■■■■的语音形式为~*jauqur,是名词~*jaγuq的复数形式,本义为"邻人,邻境"和"边人,边境",特指辽代燕云一带。契丹人又用以指称居于燕云及其以南地区的汉人,金代则以之指称北边堡塞附近的草原部族。蒙古人继承了这一用法,又将这一称呼用于中原等地的居民,即蒙元史籍中所记录的jauqud和札忽惕~*jaqud。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think that the pronunciation form of Qidan small 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plural form of the noun Pao Ju ja 纬 UQ, which means "neighbor, adjacent boundary" and "borderline" and "borderline person", which means "adjacent person, neighboring boundary" and "bordering person". Border, especially in the Yanyun area of the Liao Dynasty. Qidan people are also used to refer to Han people living in Yanyun and its south area, while Jin Dynasty refers to the grassland tribe near the northern Fortress in the Jin Dynasty. The Mongolians inherited this usage. This term is also used for the inhabitants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other places, that is, the jauqud and Zhantitiangyaqud recorded in the historical books of the Mongolian and Yuan dynasti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分类号】:H2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凤翥;于宝麟;郭晓丹;;解读契丹小字的两个方法[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2期

2 刘凤翥;;契丹小字解读再探[J];考古学报;1983年02期

3 ;关于契丹小字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04期

4 刘凤翥;;关于混入汉字中的契丹大字“Nc”的读音[J];民族语文;1979年04期

5 王弘力;;对《契丹小字字源举隅》的几点商榷[J];民族语文;1984年03期

6 即实;;关于契丹小字的几个问题[J];民族语文;1986年03期

7 王弘力;;丹契小字中之契丹[J];民族语文;1987年05期

8 聂鸿音;;论契丹语中汉语借词的音系基础[J];民族语文;1988年02期

9 王弘力;契丹小字宫殿解[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10 西田龙雄;;关于契丹小字研究中的基本性问题[J];民族语文;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贾敬颜;;契丹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

2 刘凤翥;于宝林;;契丹字研究概况[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方清;只存在三百年的契丹字[N];湖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唐红丽;蒙古语可解读契丹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刘凤翥;凯尔温与瓦林茫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唐红丽;契丹文字元后失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文俊;辽代契丹境内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伊日贵;契丹小字《耶律副部署墓志铭》与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吉如何;契丹小字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包阿如那;契丹大字《大横帐节度副使墓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白明霞;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74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74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